主要观点总结
最新研究发现婴儿出生时的性别并非完全随机,母亲的年龄、特定基因突变以及多孩家庭的同性别倾向都可能影响新生儿的性别。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最新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分析了58007名美国女性护士的生育记录,发现生男生女并非简单的运气问题,而是有着一定的生物学规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多孩家庭的同性别倾向
研究发现已生育了同性别孩子的母亲,下一个孩子依然是同性的概率增加。例如,已生育一个男孩的女性,她第二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达到57%。这挑战了传统观点,即每次生男生女是独立事件且概率相等。
关键观点2: 母亲年龄的影响
研究发现女性初次生育时的年龄与孩子的性别有关。相比年轻母亲,年龄较大的母亲生男生女呈现更显著的同性扎堆趋势。这可能与女性体内环境随年龄变化有关,也可能与激素变化有关。
关键观点3: 特定基因的作用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分析发现了与生育特定性别后代相关的基因。在10号染色体上,NSUN6基因的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女有关;在18号染色体上,靠近TSHZ1基因的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男有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