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西班牙《机密报》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存在一种极其罕见的基因突变,使得某些人睡眠时间少也能正常工作。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收集的关于睡眠6小时或更短时间的人群数据,发现这种基因突变可能与调节人体昼夜节律有关。除了已知的SIK3基因突变,还有其他至少4种基因突变与短睡眠特征相关。这些基因突变的完整图谱未来可能揭示身体调节睡眠需求的总体蓝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发现罕见基因突变使得某些人睡眠时间少也能正常工作。
这项研究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关于睡眠时间短的人群数据,发现基因突变可能是关键原因。
关键观点2: 基因突变调节人体昼夜节律。
研究发现在一对母女身上有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有助于调节人体昼夜节律,她们每晚平均睡眠6.3小时。
关键观点3: 存在多种基因突变与短睡眠特征相关。
除了已知的SIK3基因突变外,还有其他至少4种与自然短睡眠特征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完整图谱可能揭示身体调节睡眠需求的总体蓝图。
关键观点4: 基因治疗睡眠障碍的可能性存在但需要谨慎。
尽管研究揭示了关于睡眠的新的基因信息,但科学家警告说,这些发现并不能为大幅减少夜间休息提供理由。治疗睡眠障碍的基因疗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谨慎实施。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