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canlanda

从《独唱团》的夭折到知名作家直播卖货

canlanda  · 简书  ·  · 2021-03-26 21:39

2010年,通过微博知道韩寒要出本杂志叫《独唱团》,我被那张惊世骇俗的封面所吸引。据说韩寒此举意在搞一次文艺复兴,杂志还没面世就已经给当时寂寞的文坛带来巨大震动。上市第一天,全国卖出10万本,全年下来,销量超过150万。里面当时汇聚了很多现在还活跃在公众视野的作者,比如罗永浩、梁文道、咪蒙、蔡康永等。但这本杂志最终只出了一期,第二期夭折。

这让我想起来另一本杂志《收获》的命运。我是通过一位表姐知道的这本杂志,当时她是个中学老师,一次聊天,她说《收获》遇到了困难,在向读者求助,我于是也买了一本,那是一本纯文学杂志,有着朴素的封面,在90年代就遇到了经营困难。我在那上面追看了几期余秋雨的山居笔记连载,在以后的岁月,我上高中,考大学,参加工作,慢慢就遗忘了它。最近听说他们搞了个APP,看的人好像寥寥无几,让人不胜唏嘘。

最近另一条新闻炸翻了文坛,著名作家余华给某知名教育机构站台,讲授怎样写作文。此事迅速登上了热搜,很多自媒体直言:文学已死。

另一则新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为茅台写文案,帮茅台就做宣传。为了宣传他的新书《晚熟的人》甚至开抖音直播卖起了书。

一方面,时代巨变,媒体越来越走向娱乐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让大家没有耐心看长篇大论,更不用说那些严肃的纯文学。代之而起的是网络文学的兴起,经其改编的影视剧很多都成了爆款,让作者和相关公司赚了盆满钵满。

另一方面,就是越来越逼仄的创作空间造成了经常揭示社会阴暗面的严肃文学越来越难以出版。从韩寒身上发生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想当年,韩少在文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文字锐利,锋芒毕露。后来其在博客上也常对公共议题发表看法,尤以著名的韩三篇成为热门讨论话题。但独唱团夭折,方韩大战又身心俱疲,韩寒慢慢淡出了公共话题,开始拍电影,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今在微博上偶尔的发言,也大多是商务广告或是转发。当年为独唱团供稿的老罗现在开起了直播卖货,成了带货一哥。

回想下,这些年在媒体上走红的文化人,都很会在流行上下功夫。前有80年代出道的余秋雨,当年文章还有些锋芒,有些批判性,后来在电视媒体上成了文化形象大使。后来的于丹,因在百家讲坛说论语而走红,其口若悬河,才气逼人,其另类解读成了文化鸡汤。还有钱文忠教授,也是雄辩滔滔,解读起传统文化涂抹横飞,才华四溅。那位在诗词大会上成名的康震教授,最近几年更是红的发紫,他形象迷人,神采奕奕,品评诗词时候,仿佛要焚香跪拜一番,熠熠赞美之词从嘴里华丽流淌而出,他嫣然一笑,倾倒众生。

文学的批判功能在减弱,就连语言类节目《脱口秀大会》的娱乐式吐槽,也遭遇了很大争议,最新一期更是被新进综艺鬼才范志毅范大将军给吐停了。而杨笠对男性的吐槽更是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各种媒体失去了批判的能力,但在各种自媒体平台,那些匿名的键盘侠、网路喷子却异常活跃,他们躲在暗处阴阳怪气,造谣生事,选边站队,四处举报,就像网路上的蝗虫,成群结队的四处啃食。有逻辑、有深度的讨论,不受待见,无逻辑、肤浅的言论却漫天飞舞,互联网的舆论场常常一地鸡毛。

世界在沉沦,在失序。我们应该时时回望来时的路,左右顾盼一下,在时代的洪流下,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至少找到一点自己存在的意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