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报道了多个新闻事件,包括新矿种的发现、新型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发、志留纪盔甲鱼类新属种的发现、大气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新认知、计算芯片的研究进展、卫星智能制造工厂的首颗卫星下线、大桥主梁合龙、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的亮相、土耳其的月球科研计划以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矿种发现
自然资源部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将助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2: 新型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发出新型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技术,实现了高效能、低成本的三维成像。
关键观点3: 志留纪盔甲鱼类新属种发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团队在江西德安地区发现了一种志留纪盔甲鱼类新属种——隆平德安鱼,相关成果发表在《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
关键观点4: 大气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认知
南开大学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证实大气微塑料可以通过叶片吸收进入植物叶内,是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重要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
关键观点5: 计算芯片的研究进展
结合了光和电的计算芯片被证明比传统电子芯片的计算性能更好、能耗更低,有望满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推升的计算需求。
文章预览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10日,长江三峡巫峡段碧水、青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秀美的春日山水画卷。(来源:视觉中国) S News 早新闻来了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它的出现,将改变此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助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更多详情 (来源:科技日报) 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10日消息,该院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不仅大幅减少了三维成像所需的数据采集量,还提升了成像精度,成功实现高效能、低成本SAR三维成像。(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团队在江西德安地区发现志留纪盔甲鱼类新属种——隆平德安鱼。由于化石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