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团队围绕4D增减材复合制造陶瓷新工艺展开研究,采用单材料和多材料打印方式制备异质前驱体,实现一步式变形变质4D打印陶瓷。刘果博士为该研究第一作者,其研究成果在陶瓷4D打印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研究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最终实现了陶瓷4D打印的高精度、高效率和新功能。该成果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计算机通讯、生物医疗和艺术等领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吕坚院士团队开发4D增减材复合制造陶瓷技术
该团队采用单材料和多材料打印方式制备异质前驱体,实现了热膨胀和热收缩主导的变形机制的一步式变形变质4D打印陶瓷。这项技术具有高精度、大尺寸、快速前驱体转变和制造速度快的优点。
关键观点2: 刘果博士是研究的第一作者
刘果博士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和“见山还是山”三个阶段,最终实现了研究成果。他在陶瓷4D打印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导师吕坚院士的影响,并将传统文化经典融入研究中。
关键观点3: 研究成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该成果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计算机通讯、生物医疗和艺术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同时,刘果博士也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重要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促进现代科技探索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章预览
近期,香港城市大学 吕坚 院士团队,围绕 4D 增减材复合制造陶瓷这一新工艺,分别采用单材料打印和多材料打印的方式制备异质前驱体,并且分别以热膨胀主导和热收缩主导的变形机制,实现一步式变形变质 4D 打印陶瓷。刘果博士为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目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 图丨刘果(来源:刘果) 他们所开发的 4D 增减材复合制造陶瓷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10 微米级)、尺寸(10 厘米级)、超快的前驱体转变为陶瓷的速度(几秒钟内),以及前驱体材料的快速制造(逐面打印),有效地推动了陶瓷 4D 打印技术的潜在应用发展。 图丨视频 1:热膨胀主导的一步式变形变质 4D 打印陶瓷(来源: Advanced Materials ) 图丨视频 2:热收缩主导的一步式变形变质 4D 打印陶瓷(来源: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从应用上看,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