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劳动法的最低工资规定,包括适用范围、最低工资标准定义、确定因素、执行监督、调整时机等内容。文章还详细说明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方法,包括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最低工资规定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该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关键观点2: 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和正常劳动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正常劳动包括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从事的劳动,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等。
关键观点3: 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参考因素
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消费价格指数、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等因素。
关键观点4: 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监督
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执行本规定的情况。各级工会组织依法监督本规定的执行情况,有权要求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违法行为。
关键观点5: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时机和违规处理
最低工资标准应适时调整,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补发所欠工资,并支付赔偿金。
文章预览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案例来源:| 劳动法库 最低工资规定 (2004年 1 月 20 日劳动保障部令第 21 号公布 自 200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本规定所称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