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目前临床上有线颅内压力等生理参数的监测,需要将有线传感器经手术植入颅内,存在感染、术后并发症等风险。现有无线电子传感器虽可一定程度避免此类风险,但由于体积较大(如传统电子元件一般>1cm 3 )无法微创注射,且无法在体内降解还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因此在临床应用上面临重重挑战。 针对这一难题,华中科技大学臧剑锋教授团队、姜晓兵教授团队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团队提出了“超声超构凝胶”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双网络交联的水凝胶基质和内部周期性排列的空气孔道组成,体积仅2×2×2mm 3 。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构优化,这种特殊结构在8-10MHz频段具有声学带隙,对入射超声波有很强的反射能力。当凝胶受到压力、温度、pH等环境变化时,会引起内部微观结构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