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口之声
讲海口故事,听百姓声音!关注FM101.8海口综合广播——“海口之声”!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海口之声

警惕!这些公共场所容易藏“隐患”,基孔肯雅热预防要上心

海口之声  · 公众号  ·  · 2025-08-04 20:3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基孔肯雅热这一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包括其症状、重点场所的防护措施等。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学校及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的防护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基孔肯雅热概述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严重关节疼痛、皮疹等。

关键观点2: 重点场所防护措施-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的防护措施包括:每日清理废弃容器、轮胎积水,工程区域排水沟渠的疏通,洼地的处理,工棚的防蚊措施,以及疫情响应机制的建立。

关键观点3: 重点场所防护措施-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的防护措施包括:环境的精细化管理,游客防护的引导,以及重点区域强化消杀。如每日清理绿化带垃圾、景观水体,设置防蚊提示屏,提供驱蚊贴等。

关键观点4: 重点场所防护措施-学校及托幼机构

学校及托幼机构的防护措施包括:孳生地的动态清除和健康教育全覆盖。如安装纱窗、教授学生正确使用驱蚊剂及识别伊蚊孳生地等。

关键观点5: 重点场所防护措施-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的防护措施包括:病例闭环管理和院内无蚊环境创建。如发热门诊设置防蚊隔离诊室,疑似或确诊病例单人单间收治,以及医疗废弃物存放点周边的滞留喷洒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