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余杭发布
余杭,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区。秉承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和创新基因,余杭,正以鲜明的城市品牌,昂扬的崭新姿态阔步前行。在这里,我们将为您呈现更加智慧、未来、品质、人文、温暖的余杭。让我们一起,发现精彩、创造美好!
今天看啥  ›  专栏  ›  余杭发布

一箭十二星成功发射!之江实验室“三体”启航

余杭发布  · 公众号  · 杭州  · 2025-05-14 17:33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标志着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一箭十二颗计算卫星是之江实验室发起的“三体计算星座”的首次发射。该星座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具备天地一体化网络能力,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之江实验室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一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其构建离不开太空计算软硬件技术的攻克。该星座的建设采用了共商、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四共”模式,并从项目立项到成功发射仅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此外,本次发射的卫星还搭载了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以推动太空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并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这是中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标志着我国在太空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观点2: 一箭发射了十二颗计算卫星。

这是“三体计算星座”的首次发射,这些卫星具备天地一体化网络能力,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

关键观点3: 太空计算星座的建设离不开太空计算软硬件技术的攻克。

之江实验室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一基础设施,并采用了先进的太空计算软硬件技术。

关键观点4: 机制创新是太空计算星座建设的关键。

采用共商、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四共”模式,从项目立项到成功发射仅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显示了机制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5: 本次发射的卫星还搭载了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

这将推动太空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展示计算卫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潜力。


文章预览

5月14日12时12分,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搭载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 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一箭十二颗计算卫星 是之江实验室 发起的 “三体计算星座”的首次发射, 也是国星宇航“星算”计划的首次发射。 “三体”启航 将算力和人工智能送上太空 “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 通常,卫星需先将数据传回地面,再由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对其进行解析,这种“天感地算”的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带宽等因素,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且存在数据时效差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正是之江实验室构建“三体计算星座”的出发点。 “对于之江实验室而言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