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以八零后创作者为代表的一批创作者,他们在商业语言上超越类型束缚追求风格化表达,知识结构中的共性来源不是学院的电影理论,而是从小浸润其中的流行文化。文章以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一批创作者如何利用流行文化元素进行创作,以及他们如何影响新一代创作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八零后创作者在商业语言上的创新
他们超越类型束缚追求风格化表达,知识结构受流行文化影响。
关键观点2: 《从21世纪安全撤离》中的流行文化元素
电影中融入了大量90年代元素和流行文化梗,如动漫、游戏等,触发了八零后观众的回忆。
关键观点3: 流行文化对新一代创作者的影响
流行文化不仅影响了电影创作,还影响了分镜和画面的把控能力,甚至有了更风格化的表现手法。
关键观点4: 八零后创作者对商业性的追求
他们的作品中融合了现代元素和创新手法,以适应市场和年轻观众的口味。
关键观点5: 流行文化与商业创作的融合
全球商业创作语境下,文化融合型创作者普遍存在,如游戏制作人借鉴流行文化进行创作。
文章预览
有一批相似背景的创作者正崭露头角。他们在商业语言上超越类型束缚追求风格化表达,知识结构中的共性来源不是学院的电影理论,而是从小浸润其中的流行文化。 作者 | 陆 娜(北京)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录放机里播放着北京朋克和英伦摇滚,电视遥控器不断在古惑仔电影、日本热血动画和《我爱我家》的画面中换台;想起上次在游戏厅没发挥好的大招,顺便再默背一遍「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期待下次K.O.对手。 《从21世纪安全撤离》中齐聚了各种90年代元素和流行文化梗,很多因此触发记忆开关的八零后,在90分钟内和影片中的十八岁少年一起短暂穿越回了自己青春期的午后。另外一些被片中脑洞狂轰乱炸仍乐在其中的精神同道者,也先后对上了接头暗号。 正如郭帆导演在《从21世纪安全撤离》首映礼上表达的感受,「八年的等待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