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andy说心理

有关生命过程的脚本:时间性人生脚本

andy说心理  · 简书  ·  · 2021-04-23 09:54

上周我们分享的是人生结局的脚本,可以帮助我们检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允许自己成功。我们先回顾一下上次分享的内容。人生脚本有三种结局,分别是赢家脚本、输家脚本和非赢家脚本。

赢家脚本,就是那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的人;输家脚本就是知道自己的目标,却没有实现的人;非赢家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生活目标的人。

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以及内心是否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赢家的特点是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相信自己拥有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脚本很重要,但人的一生,也并不是完全由人生脚本决定,整体的人生历程是由四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包括遗传因素,外在因素,人生脚本,和自主的决定。

那我们的人生脚本是怎样在我们的人生中上演的呢?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轴,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运用时间的过程,今天我们就从人如何运用时间的角度,来看看时间性或者叫过程性的人生脚本都包括哪些?

总结出来有六个分别是:除非脚本、之后脚本、永不脚本、总是脚本、几乎脚本和开放式脚本。

每一个脚本都有不同的说话方式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短期和长期表现。

第一个除非脚本。

这个脚本的特点就是:你想做一件你期待的事之前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除非做完某件事,我才能去做某件事。我们遵循或者反抗这类型的话语,实际上都是脚本在上演。

你可以想一下,你是不是也会对自己说:除非把家务做完,我才能休息;等退休了,我就能出去玩了。其实这就是在说,除非我不用工作,否则我就不能去玩。等我把孩子带大,就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等我有钱了,就可以去旅游。是不是特别常见。这个脚本的重点在于“除非先完成某些较不好的事,否则真正好的事不会发生”。

除非孩子上大学了,我才能放松一下;除非我完全了解自己,否则我不可能有所改变。除非我中了彩票,否则我不可能发财等等。是不是特别熟悉?你身边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人吧?

这个就非常符合先苦后甜的文化背景,我们从小不管是听老师讲,家长说,还有很多电影电视剧演,主流的思想是不是都离不开,先苦后甜这个核心呢?我记得小时候,总听到这些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好像就是在说,你只有吃了苦,才能得到甜。听到这些话,给我们的第一感觉什么?是不是觉得很累?很苦逼的感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不是就好像在说,除非我把洪水治疗好,我才能回家。

有除非脚本的人,说话和沟通的方式都有点特别,他说话的时候,会有很多插入语。

这些插入语,也包括一些关联词,比如:因为……所以……,既然……但是……,而且,只要……就……,首先,然后,等等。

这些关联词,可以让话语更加有逻辑性,更加严谨。但常常会减弱语气,并影响句子的连贯性。其实很多地方是可以不用的,也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除非脚本的人的说话方式和除非我写完作业,才能去玩,除非我做完家务,我才能休息等这类短期行为表现,是一种短时间的表现。除非脚本的长期表现,计划的时间会拉长,就像我们常说的:孩子大学毕业,我才有自由。我退休了,才能去旅游。

大家感受一下,有除非脚本的人,是不是活得很不自由?但是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这种脚本是非常常见的,你我可能都有这样的脚本。

那什么是之后脚本呢?之后脚本的意思是:我现在就可以享受生活,但之后一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是不是和除非脚本有点相反的意思?我只要享受完,一定会受到惩罚或者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可以暂时享受一下生活,但之后麻烦一定会到来。

我以前好像就有这个脚本,每次我出去玩,后面一定会难受好几天。有时候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惩罚。我有一个咨客也是有这个脚本,她相信自己只要在取得成绩后沾沾自喜,后面一定会有过不了关的事情发生。她还相信,只要自己出去和朋友聚会,参加集体活动,之后一定没有办法把学习的事情做好,然后就会导致她的毕业无限被延期。

有之后脚本的人,很难安然地享受当下,因为他总是担心会有麻烦的事情发生。

他的说话方式是:我现在可以如何如何,但之后我一定会如何如何。

前面一句说得比较兴奋,语调有点高亢,后面一定会有一个转折:但是、可是、然后,等等,最后以比较消极或消沉的语调收尾。

之后脚本短期的表现是,今天晚上我出去玩,明天上班一定会迟到,被罚钱。这类的想法不断在脑海中萦绕。脚本的长期表现就是:单身的时候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等结婚以后就什么也玩不了了。

之后脚步的人他们看起来很享受生活,其实心中常常有深深的忐忑。

那么永不脚本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一个有永不脚本的人,会觉得:我永远都得不到我想要的。他常常处于被动、退缩的状态,一方面会反复诉说自己所遇到的麻烦,一方面又一直不去尝试,不去以成人状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的永不脚本就非常明显,她总是会抱怨自己的工资低,公司快要倒闭了,但是她却从来不去找新的工作,她朋友给她找了一个月嫂的工作,她又有很多理由不愿意去。很多年过去,她仍然还在抱怨,工资低,公司越来越没人性。

永不脚本,有点像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的结果,有这个脚本的人,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同时,也不相信别人会帮助自己,因此也就不会去真正的求助。

永不脚本短期的表现是,一遍又一遍的叙说自己遇到的麻烦,说的时候,就像之前没有说过一样。而且因为这些麻烦已经说了很多遍了,他说的时候,也没有多少表情或者情绪,就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

长期的表现是,一直表现得非常被动、退缩,对生活一直都有不满,但又一直没有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期待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又一直抱怨别人不重视自己,没有为自己解决问题。

想想看你身边有没有十分憎恨自己的父母的人,他们或许是在儿童期受到了父母不好的对待,因此他们常常说“我永远不会原谅他们的”。

同时,对于关系,他们的包容度也比较差,一旦有人忽略他们或者没有配合到他们的需要,他们往往就会说“我不会联系你了,永远不”,或者是“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永远别”。

这就是典型的“永不脚本”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总是脚本又是什么样的?总是脚本从命名上看,我们就知道一定是经常犯同一个错误。

拥有总是脚本的人,常常会说:“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我身上?”它和上面的永不脚本的区别在于,永不脚本是一个人的一件麻烦事、一个困难,好像永远都解决不了一样。而总是脚本是,类似的麻烦、类似的困难事,反复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生活中会表现出非常突出的强迫性重复现象。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将讲,她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是遇到“渣男”。前面才高调官宣在一起,后面就受骗人才两空。她说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相信爱情了。

似乎每一段亲密关系都呈现出类似的缺陷。比如每次交往的恋人样子都很相似,而每次分手的原因也很像,而且结局往往都是悲剧收场。她们也会不断强调说我绝不会再爱上这样的人,但却一再掉进相似的亲密关系陷阱。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经历模式没有察觉,但身体会记得。总是脚本,就是这种由于过去行为、感受而在当下巩固、运作的典型。

几乎脚本听上去就有点无限接近,但是总达不到的感。拥有几乎脚本的人,就是每一次都几乎把事情完成了,或者几乎实现了一个目标。

“我差一点就得第一名了。”“我差一点就完成了。”“我差一点就拿到了全勤奖。”凡事总离结果差那么一点。

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西西弗斯,就是典型的几乎脚本。

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众神,被惩罚每天要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非常陡的山上,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把石头往山上推,可每一次,就在山顶近在眼前,马上就要成功的时候,巨石就会突然从他手下滑脱,轰隆隆滚下山去。西西弗斯只得从头开始。所以,西西弗斯必须反复地向山项上推着巨石,但永远也推不到山顶。

几乎脚本的人有两种比较特别的说话方式。

一种是先说一段内容,结束时突然转入另一种内容。

另一种说话方式是,先说一连串正面积极的话,最后却以一个负面消极的观点或想法结束。

几乎脚本的短期表现是,一些日常的事情中,总是留个东西没做完,或者一个小细节忘记处理了。

我在外地上课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人打包好行李之后,总会落一下一件东西忘记拿。做事情总是会留下一点什么忘了做。事情总是看上去做完了,却有差了那么一点。

而长期表现,有的人好几次都可以升职的,每次都有些小意外,领导就没选我;有人会抱怨说:这几年,做了七八个项目,每个项目做完了,还没休息几天,就又接了个新项目,我快累死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乎脚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表现是每一次都“几乎”把事情完成了,就是每一次都没有完成,总是差那么一点,缺那么一点。就像西西弗斯每次都几乎把石头推上山了,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点什么岔子,结果又得重新来过。这个我们称之为几乎Ⅰ型脚本。

还有一种表现是,西西弗斯终于把石头推到山顶了,结果发现,还有一座更高的山要爬,然后一座又一座山,永远都得不到休息。也就是几乎要结束了,结果又发现有新的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个我们称之为几乎Ⅱ型脚本。

大家感觉一下,拥有几乎脚本的人,是不是比有除非脚本的人还累?除非脚本还有一个可以结束的时候,几乎脚本是永远都无法结束。

最后一个脚本是开放式脚本。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让我们联想到,电视剧电影中的开放式结局,就没有结果的结局。

同样开放式脚本,也称做没有结果的脚本,就是在一个目标完成以后,就感觉非常的空虚,不知道要做什么了。这个目标有长期的目标,也有短期的目标。有这个脚本的人,一旦目标完成,就会面对空虚、无聊和迷茫的感觉。

我听有的大学生说,一直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目标,结果真的考上了,进入大学学习了。却总觉得心里没有那么高兴、反而感觉很迷茫。还有些人完成了绝大多数人生目标之后,突然觉得人生毫无意义感,家也有了,孩子也有了,父母也都好好的。自己却突然变得迷茫起来,感到无聊和空虚。

开放式脚本和除非脚本、之后脚本类似,都会有一个转折,但拥有除非脚本的人,他感觉在完成了“除非”的目标之后,就可以享受生活了,这就点像先苦后甜。

而拥有之后脚本的人,现在就可以享受生活,但总是担心开心了之后会有麻烦事发生,这是先甜后苦。

但拥有开放式脚本的人,无论现在的生活是苦是甜,到了某个转折点,或者是某一段生活结束以后,他就感觉无事可做了。

就好像一些哲学家所说的,最后是一片虚无。

开放式或者没有结果的脚本,并没有特别的说话方式。

但这个脚本的特殊之处在于,在一个点之后,就没有应该要做,或者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积极地面对空虚和无聊,开放式脚本就相当于从此把生活交到了你自己的手上。

这就像是父母的一个允许,允许从此以后,你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所以,如果你的脚本是开放式脚本,你就要好好想一下,从此以后,我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以上就是6种过程脚本的类型。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以上的6种脚本经常有组合在一起的情况。

除非脚本和几乎Ⅰ型脚本的组合:除非我赢了10万块钱,我才不打牌了,但我每次快赢到10万时就会输,所以我一直在打牌。

除非我买房买车了,我才会去相亲结婚,但每次我快攒够钱了,就有人找我借钱,所以我一直都没有结婚。

还有总是脚本和永不脚本组合的情况:我总是不表达我的需要,所以,我总是因为没有说出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孤军奋战,最后把项目搞砸了,造成了永远不能成功的局面。

以上这些就是常见的一些脚本组合的情况。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周继续分享最后一节课。

今天的思考题是:请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过程脚本是怎样的呢?是非常突出的表现出某个脚本,还是几脚本的组合?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