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今日五莲

多名学生被骗!紧急提醒!

今日五莲  · 公众号  ·  · 2025-05-06 06: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近期多起针对学生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件,通过具体案例详细描述了诈骗过程,包括购号、售物、模特试戴、卖号、求票和留言等场景中的诈骗行为。文章还揭示了共享屏幕诈骗的手法,包括伪装身份、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等。最后,文章提醒学生和家长增强防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并给出了防骗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学生群体面临共享屏幕诈骗的风险

近期多起共享屏幕诈骗案件涉及学生,需引起广泛关注

关键观点2: 共享屏幕诈骗的具体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伪装身份、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等方式进行诈骗

关键观点3: 典型案例分析

文章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分析了诈骗过程,包括购号、售物、模特试戴、卖号、求票和留言等场景中的诈骗行为

关键观点4: 防骗建议

对于网络上的陌生人和未知链接要保持警惕,要增强防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家长需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


文章预览

近期,各地发生多起 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件 ,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实施诈骗,给学生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增强防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 典型案例 案例一:18岁高中生购号被骗 受害人,18岁高中生,在某二手平台上购买游戏账号时遭遇了诈骗。起初,受害人在某二手平台上支付260元购买账号,但未收到账号。随后,卖家以验证是否未成年为由,要求受害人购买某饮料优惠劵进行认证。后又转换某社交app联系受害人,引导受害人使用指定屏幕共享软件,并远程指导受害人再次购买 某饮料优惠劵 。通过屏幕共享,卖家获取了该 优惠劵 的卡密,并诱导受害人使用家长手机转账800元购买更多 优惠劵 。此外,卖家还要求受害人转账2000元到自己的聊天app。最终,受害人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