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的《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旨在规范登记申请和代理行为,提升登记注册质量,加强市场秩序维护,并对接国际反洗钱规则。其中规定了登记联络员和代理人的资格条件、职责及法律责任,包括新建登记代理人信息管理制度、强化登记申请真实性要求、反洗钱特别要求以及对虚假登记的惩罚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规范登记申请和代理行为
该《办法》对经营主体的登记申请和代理行为进行了规范,旨在提升登记注册质量,防范虚假登记,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关键观点2: 明确登记联络员及代理人的条件和职责
登记联络员需由经营主体任命或指定内部工作人员担任,代表经营主体办理登记、备案事项。登记代理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如实记载执业情况,妥善保存资料,不得从事虚假登记行为。
关键观点3: 建立全国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代理人信息系统
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建设全国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代理人信息系统,以强化登记申请真实性要求,并加强对登记代理人的监管。
关键观点4: 强化登记代理违法行为监管
对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欺诈手段隐瞒事实的经营主体登记行为,将视情况对直接责任人进行惩罚,包括在一定期限内不予登记。同时,登记代理人需履行反洗钱义务,接受监督管理,不得从事洗钱活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