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高审判研究
系统整理解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政策文件、司法判例和案例分析,已汇总“刑法”、“指导案例”、“征地拆迁”多个专题! 关注后获取【民法典司法解释(完整梳理版)】【1000+合同范本】等海量资源!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最高审判研究

经济补偿中N、N+1、2N、2N+1、2(N+1)的61种情形和标准(2025)

最高审判研究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9-17 10:1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梳理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和情形,包括经济补偿金=0、经济补偿金=N、经济补偿金=N+1和赔偿金=2N等,并详细列举了不同情形下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41种情形和劳务派遣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和法律依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经济补偿金=0的17种情形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申请等情形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关键观点2: 经济补偿金=N的41种情形

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4种情形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15种情形等,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关键观点3: 经济补偿金=N+1的3种情形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情形下,用人单位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需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关键观点4: 赔偿金=2N的情形及注意事项

单位未按法定情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赔偿金。但需注意区分赔偿金与所谓的2N+1的区别。

关键观点5: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和法律依据

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月工资进行计算。月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