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重回阳光

《欲海回狂》(白话解)· 卷一 法戒录 劝遇难者

重回阳光  · 公众号  · 历史 文学  · 2025-03-22 06: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三个故事,包括法戒录中的劝遇难者以及两个独立故事,分别涉及汪一清、张文启和池州舟子。每个故事都强调了道德、善恶和报应的主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故事一:法戒录之劝遇难者

强调在困境中保全妇女贞节的功德和损害妇女贞节的罪过。汪一清在颠沛流离之际,通过保护同学友妻的贞节,展现出高尚品德,最终获得善报。

关键观点2: 故事二:汪一清的行为展现了坐怀不乱之美德。

明朝末年的漳州秀才汪一清在遇见被反贼押来的妇女时,不仅没有侵犯她,反而努力将她赎回。他被关押期间,面对诱惑保持自律,最终获得善终。

关键观点3: 故事三:张文启的诚实与善良赢得报应。

张文启面对避难的少女表现出诚实与善良的行为,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嫁妆并且生育的两个孩子都中了进士。


文章预览

温馨提示 投稿请发送邮件到:ciguangjiese@163.com 。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忘初心,恢复正常,身心健康。 卷一   法戒录 劝遇难者 (共三则,二法一戒) 【原文】颠沛流离之际,完一妇女节,功必倍之。损一妇女节,过亦倍之。得失天渊,尤宜谨守,是在强为善而已矣。 【译白】在颠沛流离之际,能保全一妇女之贞节,功德必然加倍。而损害一妇女之贞节,罪过也必然加倍。一得一失,天渊之别。尤须严谨自律,勉力强为善。 汪一清(出自《续笔乘》) 【原文】嘉靖末,漳庠汪一清,遇乱被获。见贼执一妇至,乃同学友妻也,竟认为妹,许其赎出。贼乃同闭一室,相对月余,不起 xie 念。后得赎归,友泣拜谢之。汪随登第。 [ 按 ] 达旦之义,再见汪君。古往今来,几人仿佛。 【译白】明朝嘉靖末年,漳州秀才汪一清,遇动乱被反贼抓获。见贼押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