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于1995年创刊。以宣传语言文字规范、传播语言文字知识、引导语言文字生活、推动语言文字学习为宗旨。致力于介绍现实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纠正语言文字使用差错,剖析语言文字现象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今天看啥  ›  专栏  ›  咬文嚼字

一针见血 | “饴”非“贻”

咬文嚼字  · 公众号  ·  · 2024-07-05 11:29
    

文章预览

2008年第1期《炎黄春秋》杂志上刊载了一篇题为“不堪回首的那一天”的回忆性文章,文中有一段话:“这次愚昧的大混乱夺去了数百条鲜活的生命,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他们如果活着,如今都应该是含贻弄孙的年龄了。”文中的“含贻弄孙”应是“含饴弄孙”之误。 饴,即饴糖,是用米、麦芽等含淀粉的粮食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糖,主要成分是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等。由于质地稀软,在民间又有糖稀、皮糖、牛皮糖等俗称。 民间制作和食用饴糖的人非常多。“含饴弄孙”指的是含着饴糖逗弄小孙子,以此来形容老年人的闲适情趣和天伦之乐。 “贻”字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赠送,如“贻赠”“馈贻”等;另一个意思是遗留,如“贻害”“贻笑大方”等。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8年第11期《一针见血》栏目。) 本文题图来自千图网。 扫二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