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22点入睡与23点入睡对健康影响的区别,包括精神状态、褪黑素分泌、古人讲究的“子午觉”以及心梗风险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好睡眠的标准、判断失眠的标准以及改善睡眠的小习惯。最后提醒读者,如果尝试了改善睡眠的方法和技巧仍然无法获得好的睡眠,建议去医院就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22点入睡与23点入睡对健康的影响区别
主要包括精神状态、褪黑素分泌、贴合古人讲究的“子午觉”以及心梗风险等方面。
关键观点2: 好睡眠的标准
包括入睡快、睡眠有一定的深度、夜间不起夜或起夜小于两次、醒来后忘记梦境、早晨起床后精力充沛等。
关键观点3: 判断失眠的标准
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以及一周超过3天的频率,以及伴随的临床表现,如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
关键观点4: 改善睡眠的小习惯
包括固定时间睡觉、睡前减少刺激、睡前少看手机、养成条件反射、午睡不宜过长、营造舒适环境以及减少过度补觉等。
文章预览
23点,有的人已经进入梦乡,有的人则在熬夜玩手机…… 在医生看来, 22点睡还是23点睡,看起来只是差了一个小时,实际上,对健康的影响差了一大截 。 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在哪? 综合来看,这两个入睡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个区别: 22点入睡,精神状态更佳 你可能早有体会,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时睡觉,第二天的精力和情绪状态也大不一样。 2020年《睡眠》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如果夜间睡眠 比平时少,第二天情绪会变差,更易发怒。 22点入睡, 相当于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车” 褪黑素的作用是帮助睡眠,它的分泌受光线影响具有昼夜节律性: 白天,褪黑素的分泌维持在较低水平; 22点左右,褪黑素的分泌开始陡然增加。 22点入睡,正好与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时间相契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促进睡眠的作用,提高入睡效率。 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