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八个典型税收案例的背景和目的,其中西青法院审理的郭某、刘某逃税案作为典型案例被详细阐述。案件涉及二人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最终被依法判为逃税罪。文章还强调了逃税与骗税的区别,以及司法裁判应基于主客观相统一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进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背景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八个典型税收案例,旨在彰显依法惩治税收犯罪、维护国家税收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坚定决心。
关键观点2: 案例概述
西青法院审理的郭某、刘某逃税案入选典型案例。二人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涉及金额巨大。
关键观点3: 案件详情
郭某系索某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为法定代表人。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6亿元,税额2300余万元。
关键观点4: 裁判结果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以逃税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刘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经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二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并罚款。
关键观点5: 案例意义
案例强调了逃税与骗税的区别,司法裁判应基于主客观相统一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对于通过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逃税的行为,应依法查明、区别对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