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官方微信。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财经媒体,下辖纸质版、经济观察网、研究院、电子版、音视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矩阵,并主办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杰出营销奖、中国蓝筹地产、观察家年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中国最具创新企业等系列品牌活动。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经济观察报

中国正在告别大信贷时代

经济观察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11-17 21:4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直接融资占比提升、资本市场升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文章指出,虽然宏观货币条件宽松,但私人部门信贷扩张意愿和能力走弱,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券工具在维持社会融资规模中起到重要作用。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直接融资的重要性,贷款和债券都能支持实体经济。文章还提到上证指数创新高,但资本市场在结构性转向中仍面临挑战,如盈利与现金流、制度与治理、居民资产配置行为等问题。中国货币金融结构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向,但仍需时间和信心重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和资本市场升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文章讨论了当前货币金融结构的变化,直接融资占比上升,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券工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起到重要作用。虽然宏观货币条件宽松,但私人部门信贷扩张意愿和能力走弱。

关键观点2: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重点

央行在报告中强调直接融资的重要性,并提出贷款和债券都是银行信用扩张支持实体经济的表现。报告还指出未来金融总量增速下降是自然的,反映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的变化。

关键观点3: 资本市场的挑战

虽然上证指数创10年来新高,但资本市场在结构性转向中仍面临盈利与现金流、制度与治理、居民资产配置行为等挑战。居民储蓄率再度抬头和风险厌恶上升,资本市场要成为居民的'主战场资产'还需要时间和信心重建。

关键观点4: 货币金融结构的结构性转向

中国的货币金融结构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向,从信贷一枝独大走向多元化信用创造,从单纯盯'量'走向通过利率和结构重构传导链条。但同时需要关注实体经济的体感、居民的谨慎和生产者收入端的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