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前方的景
宇宙山河烂漫,生活点滴温暖,都值得我们前进。...
今天看啥  ›  专栏  ›  前方的景

用文字描绘这世界,是我向往的事。

前方的景  · 简书  ·  · 2021-05-18 23:10

今天读完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我感到很庆幸,这位热爱并坚持长跑的人,是一位小说家。

跑步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作为旁观者,只能看到他流下的汗水,或矫健或颤抖的脚步,或沉稳或煎熬的神情。但身为跑步者本人,他的身心在这漫长的路途中,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承受了哪些煎熬和磨难,如何超越了自我,享受到了怎样的幸福感,是否也曾心灰意冷,又如何点燃希望。这各中来龙去脉,外人无从知晓。哪怕是有视频照片为依据,我们也很难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到底经历了什么。

但身为小说家的他,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把这“极其私人的感悟到的东西”保留下来,甚至传播到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小小的我的手里,让我能透过那文字看到那时的“此时此景”,跟随他身心感受的文字描述一起“跑”了下来,让我这个不曾经历的人如同经历了一般,感受到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去做的“跑一百公里超级马拉松”的体验。这其中滋味只能说,写作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读到的我感到无比荣幸。

我很庆幸读了这本书,感受到来自一个长跑者和一个写作者相融而产生的触动心灵的力量。

若他只跑而不写,那别人就无从领会。若只写而不跑,那就缺乏真实的力量。两者缺一不可,构成了这独一无二的村上春树。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村上春树的书,他的小说我不一定会去看,但因这本书,我对村上春树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好感。这是一本围绕跑步经历的自述,字里行间透露着这个人的品格。

很喜欢书里摘录的那些关于他跑步的报道,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趁着还没忘记,记下的类似心理素描的东西”,时隔数年,重读旧文,当时奋笔疾书记下的所思所感,如今鲜明地复活了。

的确是鲜明地复活了,看得我犹如自己经历了一样,一切所见所感历历在目。

这大概就是一个小说家的伟大之处,他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也可以用文字再现一个世界,使那段人生的经历得以永恒。

回想自己,是否写过什么日记,再去看的时候,能有这种“鲜明复活”的感觉吗?没有。这种记叙和描写的能力似乎早就丧失了。初中的时候,考试多考记叙文,那时候写作文还挺侧重描写的而且情感丰富,还多次被老师拿去当范文印得班级同学人手一份进行阅读。高中以后,作文画风突变,变成了议论文。起初还不适应,后来也慢慢调整过来。然后就不会写记叙文了。从此,我的日记看起来都像是“工作日志”流水账,只是记一下大概发生了什么事,起到一个备忘录的作用。

然后就越来越词穷,看到美景,只能感慨一句“啊!好美啊!”,而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身边有这样一些朋友,他们似乎有着更敏锐的味觉和感知能力,他们吃一道菜的时候,会品出很多滋味来,就像中华小当家里的食神一样,他们对一道菜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听他们说完这个菜的制作过程或者滋味,会觉得这个菜格外好吃,他们不说出那些来,你就吃不出来一样。让我去吃大概千言万语只能感慨一句“啊!太好吃了!人间极品!”

能够形象而切实地描绘出所见所感,不一定非是要什么出色的事情才值得描绘,只是在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中,大概也能有更多的趣味和感知。

这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美食,美景,美好的人,宝贵的体验和经历。若能用文字把他们像素描一样真真切切地描绘出来,使它们得以永恒的保留下来,是一件多么美好事啊,愿有一天我也能用文字描绘这世界,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心之向往。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