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研究背景】 元素掺杂是调控材料物性与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更是锂离子、钠离子等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常用的改性方法之一。 掺杂元素的作用多种多样,如形成强化学键、抑制阳离子混排、调控界面生长、抑制晶格坍塌、构筑表面修饰层等。这些作用不仅取决于掺杂元素的类型和含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掺杂元素在晶格中的占位,这是由于占位能够显著改变材料局域原子/电子结构。因此,精准、定量解析掺杂元素在晶格中占位并实现有效调控,是材料领域多年来一直希望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量化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例如,富锂正极材料(LLOs)具有突出的高比容量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优选类型。LLOs关键的氧阴离子氧化/还原(OAR)受到O原子近邻结构的显著影响,掺杂占位影响O近邻结构,因此精准占位与定量掺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