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市民关注的文庙改扩建工程已取得重要进展。工程新建和修缮了多个建筑,恢复传统布局,解决停车难问题,并注重保留历史细节和工艺。预计明年年初竣工。此次改扩建旨在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结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庙改扩建工程进展
文庙改扩建工程已进行两年有余,所有功能性建筑即将在本月底全部封顶,9月将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明年年初竣工。
关键观点2: 新建和修缮的建筑
新建建筑面积9720平米,包括致道书斋、观德堂、尊经阁等8个单体建筑;修缮建筑面积1029平米,包括5处管理用房。
关键观点3: 恢复传统布局
工程旨在恢复文庙的“西庙轴,东学轴”的传统布局,这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结合的实践。
关键观点4: 亮点和特色
改扩建后的文庙将包括扩大的绿化广场、增加的机动车停车位、扩大的展厅面积等。同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老城厢停车难的问题,周边地下空间将适当考虑共享。
关键观点5: 文物保护和历史工艺
在复建过程中,尽可能复原传统施工工艺,尊经阁的屋面和外立面等都进行了详细的尺寸测量和记录,手工完成了屋面尾兽、雕花的刻画施工,生动呈现了原貌。
文章预览
导读:备受上海市民关注的文庙改扩建工程,开工至今已两年有余。近日,从工程承建方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 传来消息:本月底,所有功能性建筑即将全部封顶,9月就将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项目整体预计在明年年初竣工 。 此次改扩建新建建筑面积9720平米、修缮建筑面积1029平米,在保留中部核心区现状的基础上,新建致道书斋、观德堂、尊经阁、办公楼、游客服务中心等8个单体建筑,修缮5处管理用房, 恢复文庙“西庙轴,东学轴”的传统布局 ,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 全文共 1346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文 | 吴小勇 姚文康 700多年上海文庙的历史记忆 文庙也称学宫,是古代上海的最高学府,始建于元代(1294年),此后几经迁移,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于今址,也就是老西门地区文庙路215号。 《申江胜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