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义琳

看完麦瑟尔夫人,我想跟你聊聊她身后那个,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男人(上)

义琳  · 简书  ·  · 2018-02-02 10:58

​​文 |义琳​​

刚刚上映了两个月的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已经迅速席卷了『午休闲聊豪华套餐』,『通勤心灵慰藉给养』,以及『8点档的美容专辑』。

看这部剧的,有一半在研究人生残局如何才能峰回路转;还有一半在研究如何在生活中再现麦瑟尔夫人50年代的复古穿搭

然而麦瑟尔夫人的穿搭在剧中并非遗世独立,剧中大多数年纪相仿的姑娘们都像是从同一个时装屋里走出来的。

这么说绝非危言耸听。

这一服装风格的缔造者,第一次发布自己的时装设计就引发了欧美服装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每天面料商们带着自家样品从早上上班开始就排在办公楼下,等待获准觐见这位时装界的教皇,即使等到下班也排不上,第二天他们还会继续来排队等待。

品牌创立7年,就独占5栋大楼,开设了28家作坊,拥有8家子公司和16家联盟公司,雇佣了1000多名员工,让品牌的旗帜在五洲大地上飘扬。

作为一位出生于上世纪初的男设计师,却比女人更懂女人,逼得隐退15年,已经70高龄的香奈儿夫人不得不重出江湖。

他就是用线稿写就一个时尚帝国神话——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 的创始人迪奥先生。

他如建筑师般孜孜不倦地创作长裙,如画家般甄选色彩,身边围绕着双双慧眼,总能以最精准的视角展现其艺术风格。


血液中流淌着贵族的记忆


1905年1月22日,克里斯汀·迪奥先生出生在法国法国诺曼底(Normandy)附近美丽的海滨度假城市格兰维尔(Granville)。父亲是一位富二代化肥商,舅舅时任内阁部长,母亲拥有法国贵族的血统,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具有显赫身份的上流社会家庭。

迪奥先生一家人的合影


作为官n代+富三代,儿时他就每天看着身边的女性将纤细的腰肢包裹在紧身衣、绣花的丝绸裙下,她们身着日间礼服、散步套装、鸡尾酒会礼服、晚宴礼服、裙套装礼服与女伴们一起喝下午茶,出席活动。

他每天看到的都是女人最美最优雅的状态,他说『女人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生灵』。

迪奥先生工作照


忤逆父亲开画廊,与艺术终生为伴


母亲精通园艺,将自家花园搭理地意趣盎然,即便时至今日,这个花园仍是格兰维尔的一大胜景。

受母亲的影响,迪奥先生孩童时代就已经显露出超出同龄孩子的艺术天分和审美情趣。他酷爱绘画,常常在街边兜售自己的素描和时装画,换来零用钱。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知名的建筑设计师。

然而,他的父母却不这么想。父母一致认为像他们这样显赫而富有的家庭出身的孩子,应该从事一份体面而且严肃正经的工作。

高中毕业迪奥先生舍弃了自己钟爱的艺术学校,屈从父母的意志,进入了巴黎政治学院(Ecoledes Sciences Politiques)深造。但同时他也得到了来自父母的妥协,可以继续在业余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类课程。

在巴黎,他接触到簇新的时尚潮流,也遇到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后来他们都成为另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时装大师克里斯蒂安·贝拉尔(Christian Bérard)、诗人马克思·雅各布(Max Jacob)、历史学家皮埃尔·加克索特(Pierre Gaxotte)、作家勒内·科维尔(René Crevel)、演员马塞尔·埃兰(Marcel Herrrand),几位挚友如同一只手上的六根手指,形影不离。

迪奥先生与艺术家们合影

毕业后他说服了父亲出资,帮他开了一家画廊,展出达利,贝拉尔, 伯曼兄弟及多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后来也成为迪奥先生设计灵感的源泉,他的很多作品都取材于印象画派的画作。

艺术画作vs.Dior时装

他在1957年的自传中曾提到『服装色调从印象画作中汲取灵感,展示了雷诺瓦(Renoir)和梵谷(Van Vogh)钟爱的美丽花田』。


不惑之年引发时尚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历美国大股灾后,迪奥家族破产了。画廊没有了经济来源,只能关门歇业。1931年,正在四处求职无果的迪奥先生,被兄长精神失常和母亲骤然离世的噩耗彻底击垮,染上了肺结核,无忧无虑的金色青年时代随之宣告结束。

好友们纷纷解囊,筹钱资助迪奥先生去温泉修养,并多方为其推荐工作。回到巴黎后,朋友们邀请他去费加罗报工作,把他的时尚插画和勒内格鲁沃的一起出版。

1938年,罗伯特·皮埃特(Robert Piguet)邀请迪奥先生去他的服装公司做设计工作,至此,迪奥正式涉足服装行业,开始学习制作服装的所有细节。

1946年4月,迪奥先生遇到了马塞尔·布萨克(MarcelBoussac),当时的纺织业巨头。在交流过程中,迪奥先生的才华与经历深深打动了布萨克先生,而布萨克先生则激发了Christian Dior创立时装屋的欲望。

1946年12月16日,以迪奥先生名子命名的时装屋在蒙田大街30号开幕了。

迪奥先生工作侧影

1947年2月12日,时年42岁的迪奥先生在巴黎蒙田大街30号(30 Avenue Montaigne)的时装屋内展出了个人的首个时装系列

巴黎蒙田大道30号的展厅及楼梯上坐满了社会名流与时尚杂志主编。

等待Christian Dior 首个高级订制系列的人潮

90个模特脚踩细高跟缓缓而来,这次她们展示了两大系列:数字『8』系列和Corolle系列。

曼妙的侧影、修长剪裁、独特款型、窈窕腰身、魔鬼般的性感胸线,让久违了的巴黎女人优雅气质得以重现,在场的女性不仅在震惊中屏息凝神,更有一种必须开始新生活的紧迫感牢牢地抓住了她们的欲求,时尚界最严苛与挑剔的眼睛中都绽放出了光芒。

当时美国《时尚芭莎》杂志(Harper's Bazaar)的主编卡梅尔·斯诺(Carmel Snow)脱口而出:『It’ssuch a New Look』。

一名路透社记者迅速记下这句话,飞快写在一张纸条上,直接从阳台扔给在蒙田大道等候的通讯员。

消息当天就犹如一颗原子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引发了轩然大波,进而颠覆了整个时尚界,这一切都是迪奥先生始料未及的。

这种一套衣裙就要用掉70米布料的设计,无疑让二战期间已经习惯了『限量配给』的姑娘们看到了自己对美向往的权利,将萧条世事、生活重负、部队制服等种种现实抛诸脑后。

他,以无比认真的信念,为女性重拾轻松自由的心态和重塑生活的希望,她们用行动热烈地回应着。

据说当时媒体这样评价这个系列:Who remembers the trafficking, the profiteers, and even the war now? In the presence of elegant casual wear,  luncheon and afternoon suits, dresses for dancing, for the mid-evening, for late-night, the audience is dreaming for parties, of the highlife like before.

谁还记得这个服装最终的目的是做交易为了赚利润,谁还记得刚刚结束的战争呀,在Dior所设计的美好的衣服面前,那些所谓的世俗的全都消散了,人们只想着战争之前美好的生活。

《国际论坛先驱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的编辑赫柏·多西(Hebe Dorsey)曾说:『当你在出租车司机面前提及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先生的名字时,就如同法国国歌马赛曲一样如雷贯耳』!

首秀即大获全胜,迪奥先生被誉为大器晚成的天才。

义琳觉得与其说迪奥先生是大器晚成的天才,不如说祖上三代乃至更多代人的审美传承与艺术修养在这一代的小宇宙里爆发了。

幼年的耳濡目染,少年时代的专业学习,甚至后来的技术磨练和对时尚氛围的熟悉,最终促成了他在四十不惑之年,凭借『New Look』一鸣惊人,成为高级时装界的大师。

70多年过去,直到现在『New Look』在时尚圈的影响力仍然无人能及。

到这里,Christian Dior 人生的辉煌篇章才刚刚开启。员工口中那个不善交际又羞涩内向的胖老头还有很多你不知的一面,义琳明天再来继续跟大家分享有关迪奥先生更多故事。


义琳有话说:

有关Christian Dior先生的故事,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但看得越多,反而越不敢下笔了。怕落入大多人都熟知的俗事,更怕描绘不出迪奥先生的侧影。

下了笔却又停不下来,写了删,删了写,大纲一边写一边改,到现在和最初的设想已经面目全非了。全文一共5000多字,索性分成了上下两篇。

今天的文章也许你已经很熟悉了,『New Look』实在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刚好2500字不到,就到这里吧,下篇明天分享给大家咯。

再次感谢所有守候在后台的朋友们,收到你们的留言,心里暖暖的,码字也不觉得手指疼了,爱你们,么么哒

如果觉得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群聊中。授权转载,请至后台联系。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简书官方专题【男人装】,投稿请参见《【男人装】专辑收录/投稿/入伙指南

---  E N D ---

我是义琳,国家级形象规划设计顾问,古典文化礼仪爱好者。所有文章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其他已注册平台,并开通原创。请尊重作者的辛苦付出,转载前请先简信取得授权。感谢您!

ps:转发=点击功能键“分享”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