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端早读课
我们关注前端,产品体验设计,更关注前端同行的成长。 每天清晨五点早读,四万+同行相伴成长。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前端早读课

【第3587期】检查 JavaScript 原生函数是否被 monkey patch 过

前端早读课  · 公众号  · 前端  · 2025-09-15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讨论了如何确定JavaScript原生函数是否被猴子补丁(monkey patched)覆盖。介绍了JavaScript中的原生函数和猴子补丁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使用toString()方法检查函数是否被猴子补丁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风险。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其他可能的检查方法,如使用iframe获取“干净”的函数,以及用引用相等性判断函数是否被猴子补丁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猴子补丁的概念和风险

猴子补丁是一种修改浏览器内置API和原生函数默认行为的技术。虽然它可以实现特定功能、填补缺失特性或拦截某些API调用,但也可能引发冲突和安全问题。

关键观点2: 使用toString()检查函数是否被猴子补丁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检测方式是查看函数的toString()输出。如果原生函数被猴子补丁,它的toString()输出不会包含“[native code]”,而是返回函数体的源码。但这种方法容易被伪造,使得被改过的函数看起来仍然是“原生”的。

关键观点3: 其他检查方法

其他检查方法包括使用一次性iframe获取“纯净”的函数值、多次调用toString()确保函数toString()未被覆盖、直接修改Proxy构造函数来确定原生函数是否被代理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一种绝对可靠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函数是否被猴子补丁。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