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能源观察
《中国能源观察》由国家能源局主管、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宣传报道国家能源局中心工作,深入解读重要能源政策,全面展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成就。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能源观察

观察| 让新能源消纳更加友好便捷

中国能源观察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16 11:5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我国新能源发电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包括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指出,为支持新能源基地的开发与电力外送,我国规划建设了一系列跨区域输电通道,并采用了先进的储能技术和智能微电网项目来应对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同时,文章强调了开展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的重要性,并介绍了部分实际应用案例。最后,文章提到智能微电网是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先进技术手段,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电网形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扩大,能源转型步伐显著加快。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中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容量增长显著。

关键观点2: 《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包括实施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和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

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观点3: 输电通道建设是支持新能源外送的关键。

我国已建成“19交20直”特高压输电工程,有效支撑了中东部地区用电需求。

关键观点4: 先进储能技术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

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观点5: 智能微电网项目建设是提升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提高当地电力供应水平,缓解大电网调节和消纳压力。

关键观点6: 开展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