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绣花功夫”贵用心 | 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3-24 09:0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上海复兴东路隧道试行夜间电动自行车通行分层交通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背景,以及当前城市治理中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和提高治理精细化水平的做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复兴东路隧道试行夜间分层通行。

该措施得到了代驾司机、外卖骑手的欢迎,因隧道为双管双层结构,有助于避免“机非混行”,且开放时段与轮渡时间相衔接。同时,考虑到隧道坡度大、坡长较长,只允许电动自行车通行。

关键观点2: 城市治理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步,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在提高,需求日益分众化、多元化。因此,城市治理需要深入调研,听民声、访民情、纳民意,细分群体,回应小众需求。

关键观点3: 创新治理实践的重要性。

创新实践如试点错峰共享车位、推出“社区饭堂+暖新驿站”联合体等,可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难题。同时,鼓励“试试看”的态度,尝试新方法和举措,也是推动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观点4: 数智赋能城市治理。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多表集抄系统、AI智能分拨研判助手等,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精度,为治理装上“智慧脑”,使城市更聪明,生活更多彩。


文章预览

  “深夜能骑电动自行车过黄浦江了!”前不久,上海复兴东路隧道试行夜间分层通行,引得代驾司机、外卖骑手拍手叫好。   为何选定该隧道?周边有需求,也因其为双管双层隧道,可避免“机非混行”。缘何23时至次日5时开放?为了和轮渡的开放时间相衔接。为什么只允许电动自行车通行? 因为隧道坡度较大、坡长较长,一般自行车难以骑行通过。 骑行者在浦西侧入口处排队等待过江。图源网络    考量之细致用心,让人们对“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有了更具象化的感知。 如今,我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既有“面子”,也重“里子”,为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承载空间。同时,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水涨船高,需求日益分众化、多元化,城市治理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摸清需求是前提。 亮出项目征集二维码、项目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