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福建省三明市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生收入的调整机制。自2012年起,三明市构建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体现医疗服务价值,2023年9月进行了第11次调整。文章分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包括收入结构、住院和门急诊医药费用等,并讨论了未来改革方向和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背景和目的
为了体现医生培养成本、职业风险和社会尊严,三明市自2012年起构建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关键观点2: 第11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内容和特点
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服务价格结构,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带来新的“窗口期”。调高了手术治疗、诊查类、护理类以及临床治疗类项目价格。
关键观点3: 价格调整对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
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在价格政策干预后有所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也有所增加。政策对二级医院挂号诊查护理收入占比产生短期影响,但未转化为长期趋势。
关键观点4: 住院和门急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的变化
政策干预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增加后降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缓慢增长。门急诊患者次均医药费也有所变化。
关键观点5: 未来改革方向和持续发展策略
需要继续完善机制以实现持续发展,从建立价格调整机制上升到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的薪酬治理机制层面。提出内部结构法和外部公共部门的倍数法来确定医生的收入。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