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记录了一个3岁患儿因发热后出现咳嗽的病例,医生通过询问家长患儿的行为表现及触诊、观察舌象等来判断病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等中药方剂治疗,最终咳嗽症状逐渐缓解。文章还介绍了医生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经验,并强调六经辨证、温阳扶阳学术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病例记录与诊断
记录了一个3岁患儿因发热后出现咳嗽的病例,医生通过询问家长及观察症状进行诊断,包括刻诊、现病史和拟方过程。
关键观点2: 治疗方法与效果
医生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等中药方剂治疗,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患儿咳嗽症状逐渐缓解。
关键观点3: 医生经验与学术思想
医生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经验,强调六经辨证、温阳扶阳学术思想的重要性,欢迎交流、学习中医。
文章预览
记录中医经方日记|2074期2024.05.31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2074天。 2024.05.31我在钦州跟诊林师记录丨万倩雯,北京中医药大学 男,3岁。 现病史:患儿2天前发热后开始出现咳嗽,家长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后退热,现仍咳嗽,今来就诊。 刻诊:现无发热,现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手脚心出汗,咽稍红,舌尖红,舌淡润,苔白腻水滑,脉沉。 拟方:小柴胡汤加减。 北柴胡6g,黄芩片3g,党参6g,姜半夏3g,生姜3g,大枣3g,炙甘草3g,干姜2g,细辛2g,荆芥6g,防风6g,紫菀6g,款冬花6g,紫苏子3g,炒莱菔子3g。中药3剂,日一剂,水煎服。 04.26刻诊:咳嗽减轻,有痰,有鼻涕,舌淡红,苔白水滑,脉沉。 处方:苦杏仁3g,细辛3g,姜半夏6g,干姜3g,五味子6g,炙甘草6g,紫菀10g,款冬花10g,茯苓10g,白术6g,木蝴蝶3g。中药3剂,日一剂,水煎服。 05.11刻诊:咳嗽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