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山东省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已累计完成治理超过2万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率大幅提升。同时,山东重视重点区域的治理,如黄河干流、大汶河流域等,并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机制。到2024年,通过治理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将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实现由'单村美'到'区域美'的转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显著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
山东已完成治理超过2万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十三五’末的治理率提升至67%,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消除。
关键观点2: 重视重点区域治理
山东连续4年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优先完成黄河干流、大汶河流域等区域的治理。
关键观点3: 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机制
山东出台《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推动‘河长制’向已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延伸,开展常态化暗查,确保长效治理。
关键观点4: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通过治理,山东新增清洁水源用于绿化和灌溉。这种治理模式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关键观点5: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将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将‘单村美’转变为‘区域美’,致力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美丽程度。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