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小二萌

家庭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小小二萌  · 简书  ·  · 2018-10-29 23:28

家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生命最初开始的地方,也是他走向更大世界的起点,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对家庭影响的认识仍然是远远低于实际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性格在六岁之前已经基本形成,往后的生命中,只是在重复这种内在的模式。这种固定模式的循环,就是很多人常说的“命”。而六岁之前,人最主要的影响来源就是家庭。可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以前,我一直认为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多,个人在构建关系和处理问题方面是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的,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文章,里面讲到了人类其实一直是在按照同一种模式重复构建关系。

之后,我按照文章中的建议,对自己生命中几段重要的关系进行了反思,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一直以来,我在构建关系的过程中,真的是在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模式:以前与老师的之间、后来与第一个领导的之间和与现在领导之间关系的构建、维持和障碍;第一段恋爱和第二段恋爱的开始、困惑和结局;与同事们的亲近与疏远,每一种类型的关系之间虽然具体情境有变化,但大的模式如出一辙。

继续按照武志红给出的方法进行溯源,最终在这些关系模式的背后都能看到家人的影子。这就是现实:虽然经历了不少的生活情境,但我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吃一堑长一智”,而是不断的“掉进同一条河流”。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你面对问题的反应、喜怒哀乐的产生和特殊的行为嗜好等等,根源其实都能从原初家庭里面找到。

一般来说,家人主要包括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但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定是父亲和母亲,特别是母亲,因为自孩子一出生开始,就在努力与自己的母亲建立联系。

个体心理学的代表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讲到母亲的影响时说:母亲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而孩子与母亲的合作也是人生合作能力的开端。孩子最初是通过母亲和外在世界发生连接的。

孩子与母亲构建的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是真正对自己的孩子感兴趣,并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回应。

父亲的角色同样重要。阿德勒认为,在家庭中,父亲应该承担好丈夫、好父亲、好公民三个责任,处理好事业、爱情和友谊三个关系。这样,父亲将不仅是家中的重要依靠,在社会上还会有广泛的社交,同时,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将个人家庭融入社会大家庭之中。

而这,正是父亲角色的重要意义。

虽然在最初阶段,孩子总是倾向于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但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关系会渐渐趋于平衡,因为父亲会带着孩子走向世界,教会孩子与他人发展关系的能力。这也是很多孩子一生都会将父亲视为偶像来崇拜的原因。

如果是在这种由合格的父母构建的婚姻关系中成长起来,那这个孩子极有可能会形成良好的性格,能够与外界根据需要构建健康的关系,不会偏执于某一种或几种固定模式,从而也就不会在所谓的“命运”中挣扎徘徊。

但是,很多的时候,父母并不是那么的合格,相反,不少的父母还会存在严重的问题。

而如果家庭不和谐,父母双方不是平等的,或者是父母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对于孩子而言,那将是危险的生存环境,孩子会在这种不和谐中受到感染,从而影响自己的关系和生活。也就是说,父母将自己的问题“遗传”给了孩子。

对于在家庭中接收了太多负面影响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够摆脱这些家庭给与的束缚,发展出好的性格特点,那么“逆天改命”将成为现实。其实这个过程并不是不可能,关键就在于能够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

我们的恐惧、内疚、焦虑、愤怒等等痛苦情绪的产生,就是一次发现的机会。因为这些痛苦往往对应了孩童时候的一个或者一种痛苦,特别是那些重大的痛苦,一定能够在小时候找到相对应的影子事件。找到对应的关系并不容易,但这是改变的前提和关键。

当找到了现在情境对应于小时候的情境,我们就会发现,其实那些选择并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不可更改的,而只是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我们完全可以有其它的选择。

接下来,改变就可以发生。

虽然,家庭在一些时候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应该去责备,也没有必要去试图改变父母。我们要做的只是认识到问题所在,然后去作出改变。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在哪儿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