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技日报

我国首台!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

科技日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科技创业  · 2024-12-13 20:26
    

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公里级水下敷缆机器人完成下水测试,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牵头研制。该机器人具有一体化作业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实现了核心部件的百分之百自主可控。其研发解决了海上新能源发电中海底电缆敷埋施工面临的挑战,填补了国内外在稀软土质环境下的水下敷缆机器人的技术空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水下敷缆机器人的研发背景

随着我国海上新能源发电的不断发展,海底电缆敷埋施工面临新的挑战。国外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无法适应稀软土质,存在易沉陷、行进难等问题,因此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的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观点2: 水下敷缆机器人的主要特点

该机器人具有履带、雪橇行走能力和“搜寻—挖沟—敷埋”一体化作业能力,敷埋作业速度可达1000米/小时。此外,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可控,意味着项目已从理论研究过渡至样机实物阶段。

关键观点3: 水下敷缆机器人的技术创新

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声-光-磁-电”多模信息融合的海缆探测定位方法,并突破了多传感器组合的抗干扰导航技术难题,解决了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在低能见度水下环境海缆搜寻定位难和近底水下导航失效的问题。


文章预览

◎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沈甸 12月12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牵头研制的 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公里级水下敷缆机器人近日完成下水测试。 该装置具有履带、雪橇行走能力和“搜寻—挖沟—敷埋”一体化作业能力,敷埋作业速度可达1000米/小时, 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可控, 意味着项目从理论研究过渡至样机实物阶段。 近年来,我国海上新能源发电不断发展壮大,海底电缆敷埋施工面临全新挑战,过去的作业方式和场景受到限制。国外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无法适应稀软土质,存在易沉陷、行进难等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海底作业需求,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研究迫在眉睫。 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公里级水下敷缆机器人完成下水测试。 据介绍,为应对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海缆感知能力差、持续作业时间短等问题,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