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视频播客的风潮,以及喜马拉雅和B站等平台的探索。喜马拉雅推出首档播客视频化节目《行走的思考》,B站也推出了聚焦泛知识领域的自制视频播客节目《一麦三连》。研究数据显示,YouTube已成为北美最受欢迎的播客平台,并推动视频播客的发展。文章探讨了视频播客兴起的原因,包括增加用户参与感、迎合视频时代用户消费习惯等。同时,视频播客为平台和创作者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如更高的制作成本、身份危机等。不同平台在探索视频播客时的出发点可能不同,B站视为机会,而喜马拉雅可能面临危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视频播客风潮正在兴起。
喜马拉雅和B站等平台推出播客视频化节目,播放量高,表明视频播客受到欢迎。
关键观点2: YouTube成为北美最受欢迎的播客平台。
研究数据显示,YouTube市场份额领先,许多播客节目进行视频化。
关键观点3: 视频播客形式多样。
当前视频播客可以分为访谈节目、远程连线、基于传统视频制作逻辑的素材拼贴、纪录片形式等。
关键观点4: 视频播客增加用户参与感。
相关报告显示,视频播客可以帮助创作者触达更多用户,提高搜索能力和推荐算法的效率。
关键观点5: 视频播客面临挑战。
视频播客面临更高的制作成本、身份危机等问题。同时对于不同平台来说,探索视频播客的出发点可能不同。
文章预览
一股“看播客”的风潮,似乎正在酝酿。 今年3月喜马拉雅推出首档播客视频化节目《行走的思考》,邀请《故事FM》主播爱哲走进6位普通人的生活,探讨职业转型、身份认同、追梦、信任等深刻议题。截至目前,这一节目仍在连载中,播放量也已突破1000万,成为国内在线音频行业首档达到如此量级的播客视频化节目。 无独有偶,今年早些时候B站也推出了聚焦泛知识领域的自制视频播客节目《一麦三连》。在首期中,该节目就邀请到罗翔、刘擎、毛尖几位顶流UP主围坐对谈,截至目前播放量已超过156万。同时B站还推出了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招募站外播客创作者入驻。 其实不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市场,视频播客或是将播客视频化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国内而言,早在2023年多个平台就掀起过一阵播客视频化热潮。例如2023年8月,优酷与《无聊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