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宿州市公安局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的“行刑衔接协作办公室”及其工作机制。该机制通过公安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合办公、联勤检查、定期会商等方式,实现“行政执法+刑事侦查”无缝衔接,针对食品药品等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在“9.26”特大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的侦办中,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环食药侦领域典型案例。同时,宿州公安将继续深化机制建设,拓展应用场景,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食药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行刑衔接协作办公室”的工作机制
宿州市公安局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行刑衔接协作办公室”,通过联合办公、联勤检查、定期会商等方式,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无缝衔接,解决长期存在的移交难、监督难、合力难问题。
关键观点2: “9.26”特大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的侦办
宿州市通过“行刑衔接协作办公室”成功侦破“9.26”特大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此案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环食药侦领域典型案例,其侦办经验被公安部七局总结推广。
关键观点3: 制度创新的意义
宿州市以制度创新破局,探索出一条“行政执法+刑事侦查”无缝衔接的治理新路径,解决涉药品犯罪侦查实践中行刑衔接机制落实不到位的瓶颈问题。
关键观点4: 加强部门协作的文件和制度
宿州公安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出台《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施办法》《食品药品案件移送制度》等系列文件,明确案件移送标准、证据固定要求和责任分工,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线索双向移交、案件同步介入、数据实时共享。
关键观点5: 提升执法质量水平的措施
宿州市行刑衔接协作办公室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在全国率先实现“药品认定24小时内完成、注水肉鉴定7小时内完成”的突破。同时建立多部门联合会商工作机制,向行政执法部门推送风险提示函,提升执法质量水平。
文章预览
“行刑衔接协作办公室”,看似两个部门联合办公,但迸发能量却是“1+1>2”。何出此言?日前,人民网安徽频道在宿州市公安局环食药侦部门采访时获悉一起案例,便是例证。 2023年,宿州市环食药侦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成功侦破一起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9.26”特大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此案中,犯罪团伙通过活牛插管注水、二次注水等方式非法牟利,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多地。 宿州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民警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勤检查。受访者供图 后经法院审理,64名被告人被依法严惩,其中5名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及没收财产。此案也因“涉案金额大、链条完整、社会危害深远”,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环食药侦领域典型案例,其侦办经验被公安部七局总结推广。 那么,什么是“行刑衔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