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三位与农业相关的专家:傅廷栋院士、严建兵教授和张圆梦老师的故事。他们分别致力于油菜育种、玉米研究和农业科技传承,通过努力攻克难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介绍了‘大国粮‘芯’思政大课的情况和观看指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傅廷栋院士专注油菜育种60多年,带领团队培育出80多个油菜品种,解决了中国人吃油难的问题。
傅廷栋院士的一生致力于油菜育种,通过不断努力,成功培育出多个油菜品种,为我国的油料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观点2: 严建兵教授研究玉米育种,培育出高蛋白玉米新品种,蛋白平均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两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玉米的蛋白含量。
严建兵教授通过十多年的研究,成功培育出高蛋白玉米新品种,这一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3: 张圆梦老师看到了科学家精神在农业科技工作者中的代代传承,并讲述了农业科研人员守护大国粮仓的故事。
张圆梦老师强调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对于传承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农业科研人员在大国粮仓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键观点4: ‘大国粮‘芯’思政大课介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故事,旨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该大课通过讲述农业科研人员的奋斗故事,鼓励年轻人将青春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预览
世界上最美的花是什么?“油菜花。”这是傅廷栋院士的答案。这位耄耋老人一辈子与一株花“较量”,解决了中国人吃油难问题。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油菜遗传育种方向的研究生,傅廷栋专注油菜育种60多年,带领团队培育出80多个油菜品种。他发现了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为直接利用油菜杂交优势铺平了道路,使我国油菜平均单产、面积增加3倍多,总产增加10余倍。现在,国产食用植物油一半来自油菜籽油。 世界上最美的花是什么?“玉米花。”这是严建兵教授的答案。为了让玉米这样的畜禽饲料粮既当“能量源”,又做“蛋白罐”。他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十多年,实现高蛋白玉米品种0到1的跨越,培育出的玉米新品种,蛋白平均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两个百分点。而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新增290万吨蛋白。如果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