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关于中国育儿领域的“放养式教育”与“精细培养”的争议,并介绍了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该文章探讨了父母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对中国中学生学术成绩的影响,揭示了一种非线性关系,并指出了精心栽培式养育与家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资源的联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
讨论中国育儿领域的教育方式争议和父母协作培养对中国中学生学术成绩的影响。
关键观点2: 研究内容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拉鲁提出的协作培养如何影响中国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构建了一个关于“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的稳健测量指标,并系统检验了该指标与学术成就之间的关联。
关键观点3: 研究发现
父母协作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成绩产生积极影响,但过度参与会导致回报减少。精心栽培式养育与父母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资源密切相关,展现出分层现象,不成比例地导致来自低阶层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
关键观点4: 期刊介绍
文章由杜思佳和张文宏在《中国社会学学刊》发表,该期刊是中国大陆第一本英文社会学学术期刊,致力于为中国社会学者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打造国际一流的学术平台。
文章预览
Welcome to follow The Jou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JCS WEEKLY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在育儿领域,“放养式教育”与“精细培养”孰优孰劣一直是家长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培养方式各有千秋,究竟哪种方式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本期的 JCS Weekly ,请大家和小编一起,关注青少年培养方式对成绩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杜思佳,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分层和流动、青少年发展。 张文宏,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分层、社会资本。 2025年4月15日,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中国社会学学刊》)上线文章 More is less: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ental concerted cultivation in China (《过犹不及:精心栽培式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异质性作用》)。 父母协作培养概念的提出有助于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