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温暖如春艳阳天

体验——亲密关系——挑战日更第三十九天

温暖如春艳阳天  · 简书  ·  · 2019-12-05 06:09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许又新教授《心理治疗基础》一书中,亲密关系有几个关键性概念:接受;理解;尊重;投情。

“接受”是发展关系的前提。所谓接受,指宽容人的短处和缺点,同时又重视和欣赏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他的外在行为或者语言是怎样的,他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是被接受的。对于婴幼儿来说,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父母的无条件接受,而做为青少年或者成年人便是互相接受。

“理解”,把对方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在家庭中,如果非得争个你对我错,用一套让人无法反驳的道理迫使对方点头,不仅不能算理解,而且是与理解背道而驰的。家人之间不需要讲“理”,家人之间需要的是互相“解”,“解”开在学校、在单位、在生活中的“心结”,“解”开在沟通中、行动中的“误结”。

“尊重”意味着把人外在的属性(如美貌、学问、才能、财富、地位、权势,等等)搁置一旁,而把人作为有内心体验、有思想感情、活生生的人去对待,这意味着把人作为有个人独特性、独立自主性的人去对待。通俗地说,我为什么尊重你?没有什么特殊理由,是由于你和我一样,都是人!正因为我尊重自己“这个人”,所以我也就很自然地尊重你“这个人”。

“投情”的定义是,暂时抛开自我而与对方认同。通俗地说,投情指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力图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里去,不作任何判断和评价,去体验对方的体验。当然,投情并不意味着同意对方的行为或者观点,投情是和他人一起感受快乐或痛苦,以更好的理解他们的个人世界,他们的思维和想法。人们常说的“善解人意”,跟投情的意思很接近。

亲密关系,首先需要处理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从接受自己,理解自己,学会了自己尊重自己,学会了投情于自己,和自己握手言和,和他人的关系也就迎刃而解。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