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生平及其作品《燕吴八景图》的绘制背景和内容。董其昌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绘制了《燕吴八景图》,送给因公差将暂时分别的同乡、同僚杨继礼。该作品包括八幅描绘北京和松江景色的画作,展现了晚明画坛的新奇画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董其昌的生平简介
董其昌是明代的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他是万历十七年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获得谥号“文敏”。
关键观点2: 《燕吴八景图》的绘制背景
董其昌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为了送给因公差将暂时分别的同乡、同僚杨继礼,绘制了《燕吴八景图》。图写帝都北京和家乡松江的八处景致,包括名山胜景和私密场景。
关键观点3: 《燕吴八景图》的内容特点
《燕吴八景图》包括多幅描绘北京和松江景色的画作,展现了晚明画坛中非常罕见的新奇画风。画作主题特别,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画家私生活的独特展现。
文章预览
董其昌 (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 明代书画家 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三至四月间,董其昌绘制了《燕吴八景图》送给因公差将要暂时分别的同乡、同僚杨继礼。 董其昌 燕吴八景图册 1596年 绢本水墨或设色 (各)26.1×24.8cm 上海博物馆藏 图写”双城“帝都北京和家乡松江的八处景致,其中既有广为人知的名山胜景,也有仅为画家和受画人所知晓的私密场景。 其中《西山暮霭》、《西山秋色》、《西山雪霁》和《西湖莲社》四幅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北京城郊西山的景致;《舫斋候月图》所绘为董其昌在京城西郊的居所;另外三幅《赤壁云帆》、《城南旧社》和《九峰招隐》描绘的则是松江景物。 这组精心制作的作品,不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