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南方周末

除了“节哀顺变”,我们还能对丧亲者说什么?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4-17 22:32
    

文章预览

▲  李昀鋆在母亲忌日时拍下的纪念照片。(受访者供图) 全文共 6647 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我感觉到要去不断合理化(Justify),去跟别人讲清楚为什么研究丧亲或哀伤是有必要的。大家都觉得这是不重要的事情,你的眼泪、脆弱和痛苦是不值得被关注的。 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对丧亲者说“节哀顺变”,而是说完这句话之后,我们究竟有没有真实地去关心丧亲者,关心你面前的这个人? 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记者 翁榕榕 责任 编辑| 李慕琰 在英国访学期间,李昀鋆观察到,身边的人谈起丧亲经历时,语气往往非常自然。她的英国导师专门研究丧亲,和李昀鋆第一次见面时,她已经将自己人生中所有的丧亲经验,包括丈夫、父亲、小儿子是如何去世的,都跟她分享了一遍。学校诊所的评估表格上,“丧亲”也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