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立碧
慢慢来,读1万本书,学点心理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黄立碧

读《活好》

黄立碧  · 简书  ·  · 2019-01-09 13:00

作者:【日】日野原重明

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

身体健康时我们没有好好珍惜,时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牢骚和不满,人一生病,伴随而来的是难以诉诸笔墨的痛苦,不过全然仰赖有如此切肤之痛,才能警醒一直无知妄为的自己,让自己对健康心生敬畏与感激。如果现在你最爱的人病了,那么请先告诉他,要感激疾病带来的内省机会,并且感受你们在一起的喜悦,感谢你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彼此依偎,互相鼓励,祈祷在一起的时间尽可能更长久,我现在正处在人生最后也是最大的相扑比赛中。我感觉身体面对强大的疾病已经走投无路,但即使已经抓不回那个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自己,也要继续这场相扑般的殊死搏斗。疾病,也是一场恩赐。


爱和被爱

寻求被爱的时候,人们常常把心目中理想的爱,作为标准去要求对方,这么做绝对不是真正的爱。所谓爱,就是接受最真实的他,如果不顾及对方只考虑自己,那么即使有人爱着你,你也根本不会感受到。如果你接受了他本来的样子,接受了他身上让你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地方,你一定会惊喜的发现,他身上了不起的美好和特质。爱那个最真实的他,这样你的一切也会被对方真挚地热爱着。


好的人际关系

发自内心的宽恕别人是很难做到的。不被人理解已经很痛苦了,如果再进一步被嫌弃,会让人很容易陷入一种,为什么我这么糟糕的情绪里。其实尝试和不好相处的人交往,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每到这种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唉,活了一百多岁,我对真正的自己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别人不理解我很自然。这么去想的时候,我就会变得轻松起来,然后就可以思考,为了让对方理解我,我该做些什么,这时很容易怀着一种接受对方的心态,让大家继续相处下去,相处过程中,我会对内心真正的自己,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相反,如果认为对方不好相处,就回避对方,避免接触,那么能认识自我的机会, 也就错过了。一定要和年轻人多交往,现在的年轻人不怎么样,在很多时候都能听到这种论调,这是一种以自我为标尺的言论,我们完全可以转换思维,我们确实年长,人生阅历更加丰富,所以我们更应该主动接近年轻人,年轻人和我们谈话,会害羞或者词不达意,但他们年老后,会一样变得自信和健谈,年龄的增长,可以教会年轻人很多东西。对待年轻的后辈,亲密的家人以及弱者的时候,往往对他们缺乏应有的尊重。


面对人生的困难

丧亲时,我们多数时候会想,为什么是我遇到这种飞来横祸,我们会为此深陷自责,甚至认为这辈子自己再也笑不出来了。其实,人类天生就具有这样一种特殊能力,就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最终会遗忘一切悲痛的能力,看到美丽的花朵,听到美妙的音乐,想到美好的事物,我们依然会觉得活着真好。也许此刻的你感觉悲伤,但再次感觉美好的那个瞬间,一定会出现,请你相信,并耐心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一片土地,无论历经如何的蹂躏,即使人们认为它再也不可恢复,但终有一天,花儿会重新绽放在这片土地上。现在的你也许不能体会这种感觉,没有关系,我曾经也和你一样无法理解。

运气不好,其实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困难,即使那些被认为运气好的人,也难免有各种艰辛和苦恼,这世上不存在完全无忧无虑的人,机会,一直都在的。

那些创造奇迹的人,我发现,这些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确信的信念,并且是坚定的确信,这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信仰是认识到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情是自己的力量无法企及的,是相信存在比自己本身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舍弃,放下内心的执念,从而拥有一颗平常心,所以奇迹属于那些有精神追求并确信的人,舍弃执念,即舍弃过去陈旧的那个自我,实质上是内在的一种重生,我们常常无法解释的奇迹,就发生在这些经历过脱胎换骨般重生的人身上。对此,我学到的是,像发生过奇迹的人一样,坚守精神的追求。


发掘自己的潜力

保持自己的青春美好,不要轻易说我就是这样的人,不要特别想证明自己,谦卑一些。


生命是一种能量体,看不到,但是一定存在,生命存在于我们能够支配的时间里面,如果我们愿意花时间在别人身上,生命也就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珍惜为了梦想不断奋斗的自己,同时也能接受逆境的考验,接受现实的考验,无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的,还是即使努力也改变不了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怀着这样的信念,在无法改变的现实中,活出真实的自己。


不在乎身外之物,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左右,顺其自然。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NO.20—《活好》 距离1万本还有9980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