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基金报
关注中国基金报,即时获取深度理财资讯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基金报

跨越7公里!祝贺我国科学家

中国基金报  · 公众号  · 基金  · 2024-10-07 22:38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分布式光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并演示了分布式的多伊奇-乔萨算法及量子相位估计算法。该研究为构建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提供了新思路,为规模化量子计算提供了可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

郭光灿院士团队基于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成功建立了两个量子节点之间的非局域量子门,这两个节点位于合肥市区,直线距离为7公里。

关键观点2: 演示了分布式的多伊奇-乔萨算法及量子相位估计算法

研究团队基于非局域量子门,进一步在这两个远程节点间演示了两比特的多伊奇-乔萨算法以及量子相位估计算法,成功实现了量子算法的远程分布式执行。

关键观点3: 实现了纠缠态的远程分发和同步

研究团队使用通信波段光子和专线光缆进行量子纠缠态的远程分发,并采用掺铕硅酸钇晶体材料实现纠缠态的长时间存储,从而支持了两个远距离节点间的量子通信与同步。

关键观点4: 获得高度评价

《自然·通讯》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在实现量子网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构建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预览

来源:新华社 跨越7公里!我国科学家研究分布式光量子计算获重要进展 能不能用量子通信网连接多台量子计算机,让它们远程凝聚出“超级量子算力”?记者10月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近期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并演示了分布式的多伊奇-乔萨算法及量子相位估计算法。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日前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量子计算是当前国际科研的重要领域,多个国家都在研制性能更为强大的量子计算机。一个思路是在一台量子计算机上实现越来越多的量子比特,但随着量子比特的增加,会出现信号串扰以及布线、制冷等方面的技术限制。因此,研制多台量子计算机,让它们远程互联合力实现分布式量子计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