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茶川柏
一个拥有有趣灵魂和美好肉体的人🤘 我所认为的写作,是表达一种观点,令人思考、反思、讨论甚至是反对的观点。
今天看啥  ›  专栏  ›  山茶川柏

世道如此,但尽微力

山茶川柏  · 简书  ·  · 2018-07-12 14:00

今天上网时我点开了这样一个视频《14岁艾滋病女孩想上学,被嘉宾骂哭!》。

十四岁的女孩翠翠因为艾滋病,没有学上,没有朋友,她希望借助媒体获得一个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当主持人向一位嘉宾问道是否愿意接受艾滋病患儿与自己的孩子一同上学时,那位女士义正言辞的说不愿意,如果非要,她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转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让我想起了《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一个场景,主人公得了麻风病,当地的人避之不及,于是有了这样的对话:

“这些人简直太混账了”

“不要这样说,我亲爱的先生,人们皆是如此。因为恐惧会让人们变得异常残忍、毫无人性可言。”

我不想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来批判这位女士,更何况我没有为人父母的经历不懂得什么叫护犊心切,但我很赞同另一位女嘉宾的话“同样是孩子,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但是起码我知道我不能做什么。”

当今中国存在八千名艾滋病儿童,他们普遍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艾滋病患者的现实窘境,有观念因素,但说到底还是人们的无知。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之对艾滋病缺乏正确认识,社会上仍有非常多的人“谈艾色变”,使艾滋病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就艾滋病患儿上学问题而言,对学校来说,学校有责任保证每一个儿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成长,所以一些学校拒绝接受艾滋病儿童;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们打打闹闹磕磕碰碰不可避免,所以仍然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隐性;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他们希望和普通孩子一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我们不能说,哪一方有错,他们所反映的都是不同立场上的合理诉求。

我一直是认为人性是本恶的,但由于后天的引导向我们传递出一种“从善”的价值观,所以我们通过自律来遏制这种“恶”。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本性将永远倾向于贪婪和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所以人类的选择将永远倾向于个体。

前一段时间微博上有个热搜说邱少云为了战争胜利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是反人类的。正常人的本能反应应该是闪躲,打滚,挣脱。但是,你要知道,自律本来就是反人类的。所以为了民族大义而牺牲个体的人我们将他称为英雄,称之为革命先烈。

与艾滋病患者相比,所有正常人的优越感并不是来自体质、权利,它只来自于缺悲悯。缺悲悯又往往是和善良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是善良?我能想出的最好的回答是:有能力,却选择不伤害。

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我们不能出于恐惧和偏见放弃对他们的保护,因为我们保护的不只是他们,也是我们自己。

人,生而有别,这是事实

人,生而平等,也是事实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