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国家医保局对康复科飞检重点的调查结果,并详细阐述了康复科在资质、执行单、设备、诊疗、计费等领域的违规情况。同时,提醒关注中医、康复理疗等领域的违规问题,以及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资质问题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开展诊疗活动,超出范围则属于违规行为。
关键观点2: 执行单不规范
康复治疗需要有相应的记录单,记录单应体现治疗的具体情况。常见的不规范情况包括无具体执行时间、签字不及时等。
关键观点3: 设备问题
医疗机构需要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计费的治疗项目相匹配,关注仪器设备的使用效期和数量平衡。
关键观点4: 诊疗问题
适应症不符和过度诊疗是常见的诊疗问题,需要关注治疗项目与病情是否符合,以及治疗项目的数量和频次。
关键观点5: 计费问题
医疗机构在计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包括串换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虚(多)记费用等。
文章预览
☝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来源:DRG学堂 最近,国家医保局接连发文公布各省调查结果,不出所料康复、理疗、中医领域等医保违规仍是重点领域。本文总结了一些康复科飞检重点。 资质不符 1.医疗机构不具备资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超出诊疗科目范畴开展诊疗服务即属于违规行为。 2.医务人员不具备资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西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在执业活动中可以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中医药技术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十五条规定: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