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ubeSphere云原生
分享开源、云原生、PaaS、微服务、DevOps、边缘计算、AI、Serverless 等领域的技术内容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KubeSphere云原生

eBPF 赋能云原生:WizTelemetry 无侵入网络可观测实践

KubeSphere云原生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7-30 17:2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KubeSphere企业版4.2.0中引入的WizTelemetry可观测平台2.0,特别是其网络可观测方面的技术设计与eBPF应用实践。文章解释了eBPF技术及其在选择网络可观测领域的原因,并详细描述了WizTelemetry网络可观测平台的功能和技术架构。最后,文章总结了基于eBPF的网络可观测技术的优势,并强调了KubeSphere作为企业级容器平台的全面可观测性解决方案的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WizTelemetry 2.0介绍

作为KubeSphere 4.2.0的升级模块之一,WizTelemetry 2.0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可观测能力。

关键观点2: eBPF技术介绍

eBPF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允许在内核中运行沙盒化程序,具有非侵入性、高效和安全性。

关键观点3: 选择基于eBPF的网络可观测原因

传统网络监控存在代码侵入、视角有限、资源开销大、技术栈碎片化等问题,而eBPF技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无侵入、全栈、高性能的可观测能力。

关键观点4: WizTelemetry网络可观测平台功能

提供了全景网络拓扑、全景服务拓扑、服务性能监控和HTTP流量日志等核心功能。

关键观点5: 技术架构

WizTelemetry网络可观测平台由多个组件构成,包括operator、bpfman-daemon和bpfconductor-agent等,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关键观点6: 数据可视化

WizTelemetry提供了用户友好的可视化界面,包括网络拓扑、服务拓扑、服务性能监控和流量监控等。

关键观点7: KubeSphere的重要性

KubeSphere是一个开源容器平台,提供了全栈的IT自动化运维能力,广泛应用于海内外数万家企业。其4.2.0版本中的WizTelemetry网络可观测功能增强了其作为企业级容器平台的全面可观测性解决方案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