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瞭望智库

除了“4个博士学位”,赵子健的22个社会兼职,是啥水平?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10-13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报道了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95后”研究员赵子健的简历引发舆论关注的事件。赵子健的社会兼职成色、学历等受到质疑。同时,介绍了赵子健的工作履历和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相关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赵子健的社会兼职成色受到质疑。

据报道,赵子健的社会兼职中,有的入会门槛较低,有的则查询不到他的登记信息。如排在首位的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只要是“有意在民间工艺和非遗领域耕耘的有识之士”即满足招募条件。此外,中国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学会成员的名头很大,但很多学会的入会门槛并不高。

关键观点2: 赵子健的学历受到质疑。

赵子健的学历情况也引发质疑。一些网友认为他的博士学历可能是“水”来的,对此赵子健回应称自己的学历都是正规渠道获得的。然而,一些留学市场和学术机构的从业者表示,一些博士项目的学制短、门槛低、通过率高,学生不需要付出过多精力就能轻松拿到博士学位,这种现象被称为“水博”。类似做法显然无法真正提升学术机构的研究水平和培养质量。

关键观点3: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招聘和审核机制受到质疑。

据报道,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招聘和审核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人通过中介机构花钱获得研究员头衔,如当事人郭春风表示,他通过中介支付了400元后获得了申请材料并成功申请为助理研究员。然而,该研究院否认与中介机构合作过,并表示是中介利用信息差赚钱牟利。此外,该研究院在招募兼职人员时采取了特别邀请、个人申请和同行专家推荐的方式加入,但对于如何核实申请人的资质和学历等信息却存在一定的不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