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报道了加油站利用加油机偷油逃税的不法行为,引发消费者关注。加油站作弊手段不断升级,普通消费者和执法人员难以察觉。文章还揭示了加油站作弊的监管难点,包括技术手段升级、隐蔽性强、涉及高科技化等。同时还揭示了加油站作弊系统的制造和销售链条,以及加油站如何通过购买作弊系统偷逃税款的情况。为了打击这种不法行为,公安部开展了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加油站偷油逃税行为多年未杜绝
一些加油站利用加油机偷油逃税,消费者的加油困扰并非空穴来风。
关键观点2: 加油站作弊手段的升级与监管难点
加油站作弊手段不断升级,普通执法部门的技术装备跟不上其升级速度,监管面临巨大挑战。
关键观点3: 加油站的偷油方式揭秘
加油站主要通过调整加油机上计油器和主板的参数进行偷油,并在程序中进行隐藏以达到不被发现的目的。
关键观点4: 偷油背后的黑色利益链
揭示了加油站作弊系统的制造和销售链条,以及加油站如何通过购买作弊系统偷逃税款的情况。
关键观点5: 公安部开展专项行动打击加油站作弊行为
为了打击加油站作弊行为,公安部开展了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章预览
前段时间,媒体曾报道一些地方加油站利用加油机偷油逃税的不法行为,节目播出后,引发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加油机属于特种设备,从生产到安装再到使用甚至维修,每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监管。通常情况下,作为使用终端的加油站,没有作弊的可能。那么, 一些加油站又是如何突破层层监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在其背后,究竟存在着一条怎样的黑色利益链? 加油站作弊 如何监管? 福建漳州的俞先生向记者反映,不久前他在当地一个加油站给爱车加油时,很可能遭遇了“偷油”情况。 消费者 俞先生: 当时油箱油表还显示续航40公里左右,我来到这个加油站加油,油箱容量是50升,工作人员加满后,显示加了56升多。 50升的油箱,在油表显示还剩40公里续航的情况下,却加了56.48升油。俞先生认为,这明显超过了油箱容量。 消费者 俞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