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注数字化时代App的隐私违规问题,特别是67款移动应用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文章深度剖析了App隐私违规的多个案例,并探讨了从中得到的启示。同时,也介绍了企业在App个人信息安全测试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的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pp隐私违规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App的广泛应用,隐私违规问题逐渐暴露,共有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涵盖多个领域。
关键观点2: App隐私违规案例剖析
文章详细剖析了默认勾选强制同意、App隐私政策含糊、违规共享个人信息、违规处理敏感信息以及强制用户定向推送等五种隐私违规案例。
关键观点3: App隐私违规的原因分析
个人信息蕴含的商业价值是App隐私违规的驱动力之一。一些开发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违反法律法规,非法收集、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
关键观点4: 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的作用
文章提到了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在App个人信息安全测试方面的作用。相关机构通过参与项目、获得认证等方式,展现其在App安全测试领域的专业能力。
文章预览
点 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数字化时代,App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 App 的广泛应用,隐私违规问题也日益凸显。近期,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共有 67 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这些 App 涵盖金融、出行、教育、政务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对其中部分隐私违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并探讨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 App隐私违规案例剖析 1、默认勾选强制同意。 在此次通报中,有 11 款 App 在首次安装时,隐私政策默认勾选同意,用户稍不留神就会 “被授权”。当用户下载安装该 App 时,隐私政策直接默认勾选,用户需要手动取消勾选才能拒绝授权。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安装 App 后急于使用,操作过程中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默认勾选,这就导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讯录、位置等敏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