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
今天看啥  ›  专栏  ›  浙江大学

“我申请留下!”这位浙大人一留就是8年……

浙江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5-05-23 15:30
    

主要观点总结

浙江大学博士毕业生姜晓选择成为选调生,扎根乡村8年,用学识和脚步丈量土地,奉献青春。他的基层工作经历包括拆除僵尸船、修路、服务村民等。姜晓强调基层工作的关键是发现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先问是非,再计利害”的理论视角。他始终保持求是精神,用行动践行奉献意义,未来的规划是继续投身于社会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姜晓选择成为选调生并扎根乡村8年。

姜晓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就种下了服务他人的种子,博士毕业后选择成为选调生,投身基层服务,扎根乡村8年,用脚步丈量土地,以学识浇灌沃土。

关键观点2: 姜晓的基层工作经历丰富。

姜晓负责过河长制工作,拆除僵尸船,修缮道路等。他入户与群众交流,解决修路项目停滞问题。他还担任清泉河村党总支书记,推进各项工作。

关键观点3: 姜晓强调基层工作的关键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姜晓提出基层工作的关键是发现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他结合基层的工作实践与考量,创造性地提出了“先问是非,再计利害”的理论视角。

关键观点4: 姜晓始终保持求是精神,用行动践行奉献意义。

姜晓始终保持浙大人的坚韧底色,以求是精神直面矛盾,以创新思维蹚路破冰。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奉献的意义。

关键观点5: 姜晓未来的规划是继续投身于社会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姜晓表示将继续践行求是精神投身于社会建设,最想把园区产业搞好,通过在经济主阵地把经济工作能力补齐,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章预览

当大多数人追逐城市的繁华 有人却转身投向泥土深处 将文章写在田野大地 2017届选调生姜晓 浙江大学博士毕业 以湖南选调生的身份扎根乡村8年 用脚步丈量土地,以学识浇灌沃土 对他而言 这是一次建设家乡的奔赴 更是一张“向下扎根”的青春答卷 奉献的意义 终将在需要它的地方拔节而生 在求是园种下一颗种子: 公忠坚毅 能担大任 “7年4个月,2674天,从乡镇办事员、村党总支书记,到乡镇长,再到乡党委书记。按培养计划,在乡镇锻炼2年后就回省直单位,但是我深感自己跟乡镇有缘而且锻炼不够深入,于是在组织的关心下就选择留在了乡镇。” 这是姜晓在离任长沙宁乡市喻家坳乡党委书记时的感言。 点击图片查看《用理想传递理想:一位乡党委书记的离别感言》 姜晓,2007年进入浙江大学学习,2017年获得制冷及低温工程学博士学位。本科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