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滦州市糯米庄村的农户老李因农田受到塑料地膜残留污染的问题,影响了春耕和农作物生长。文章指出了地膜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介绍了地膜的历史作用、残留地膜的来源以及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描述了地膜回收再利用的困难之处以及解决之道的漫长过程。重点突出了老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作为解决地膜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地膜残留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地膜长期使用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顽疾,对土壤、水源和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
关键观点2: 地膜回收再利用困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地膜回收工作投入大、价值小,回收后的地膜再利用困难,缺乏市场自发的回收链条。
关键观点3: 全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地膜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
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但当前还存在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关键观点4: 农户面临地膜污染问题,期待解决方案。
农户如老李等受到地膜残留污染的影响,他们关心土地和食品品质,期待得到干净土壤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文章预览
本文授权转载自“南风窗”,点击上方关注。 ID:SouthReviews 作者 | 祝越 编辑 | 赵靖含 2025年4月,河北省滦州市糯米庄村的农户老李的70亩地仍然没有开始春耕。这时他早已经错过了春麦、豌豆、春菜的播种期,再拖下去,春播花生、春播玉米的播种期也要被错过了。 他并非不想播种。让他的播种计划一再拖延的,是田里的塑料薄膜碎片和微粒。碎片很薄,也很小,最小的只有手指肚这么大,它们像雪花一样散落、吸附在土地里,但不会融化,也不易降解。 这些塑料碎片和微粒是从哪里来的? 老李发现,源头是农场北面的一家饲料加工厂。这家加工厂从周围农田收购花生秧,然后加工成牲畜饲料。而种植花生秧时需要用到塑料地膜用于保温、保水,但收获时,农民并没有及时去除、回收地膜。 残留的塑料薄膜碎片和微粒丨受访者供图 于是,地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