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一份中国与全球化的报纸; 一份商务与新生活的报纸; 一份教你挣钱与花钱的报纸; 一份关于财富与知识的报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btnewsbgs@126.com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商报

“越穷越值钱”?替人背黑债当老赖背后代价巨大…

北京商报  · 公众号  · 北京  · 2025-07-28 10:4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职业背债人”这一灰色产业链的存在和运作方式。中介通过伪造资质和文件,从银行套取贷款,客户成为“职业背债人”后可能面临多重风险,包括信用受损、生活受限等。文章指出,这一行为属于诈骗,银行人士和律师强调了其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监管已开始行动,但信息互通和风险联防机制建设仍需加强,以遏制这一灰色产业链的滋生蔓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职业背债人”现象存在并持续猖獗

“职业背债人”通过中介包装个人资质从银行贷款,成为骗局首选“猎物”。尽管监管多次警示风险,但该产业链仍在暗处滋生蔓延。

关键观点2: 瞄准弱者,中介伪装成合法业务欺骗客户

中介利用社会弱者急于获取资金的心理,通过伪装成合法业务吸引客户。筛选标准注重社会关系薄弱的人群,如农村户口、无子女、家庭成员关系简单、患重大疾病者等。

关键观点3: 背债操作流程高度标准化,伪造文件成关键步骤

中介指导客户伪造收入证明、房产抵押材料等文件,以增加贷款获批可能性。针对不同客户类型设计差异化操作方案,包括短期和长期贷款。

关键观点4: 银行人士揭示中介诈骗手段,强调信用风险

银行人士指出中介的谎言和诈骗手段,强调“职业背债人”背后的信用风险。银行采取措施识别借款人真实目的,但识别难点仍然存在。

关键观点5: 监管和警方采取行动打击此类诈骗行为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方也披露类似犯罪模式。监管和警方已经开始行动打击此类诈骗行为,但信息互通和风险联防机制建设仍需加强。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