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胡俊0320

「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11,胡俊

胡俊0320  · 简书  ·  · 2019-07-18 12:08

拆页十二

来自第六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P166

有人喜欢看说明书,有人喜欢动手试错

另一种重要的认知差异存在于“规则学习者”和“案例学习”之间。两者间的差别与我们前面刚刚讨论过的认知差异有些类似。在化学课上研究不同的问题,或是在关于鸟类的课程上学习标本与识别方法时,规则学习者倾向于提炼出基本原则,也就是“规则”,来区分研究的案例。在以后遇到新的化学问题或是鸟类标本时,他们可以把规则当作一种手段给新问题分类,并选择合适的解法或标本箱。案例学习者则倾向于记住具体的案例,而不是基本原则。当遇到不熟悉的案例时,由于不理解分类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规则,他们只能从最近记住的案例中寻找共性,哪怕这个案例与新问题不太相关。不过,在比较两组不同的案例,而不是一次只专注于学习一个案例时,案例学习者总结基本规则的能力或许会得到提高。同样,他们更有可能发现不相关问题的普遍解决方案,前提是他们能对问题进行比较,并试着发现问题背后的相似性。

我们用规则学习研究中的两个假设问题说明这一点。一个问题是,将军的军队准备攻占城堡,城堡外有护城河。探子给出消息说,护城河上有几座桥,但城堡里的指挥官让人在桥上埋了地雷。地雷间留有通道,城堡里的人可以分成小批过桥进出,寻找食品和燃料。将军如何才能让大部队在不触雷的情况下过桥进攻城堡?

另一个问题是,病人的一块肿瘤没法用手术切除,但是可以通过辐射聚焦切除,不过辐射会穿过健康的组织。要想切除肿瘤,射线就要有足够的强度,而这种强度的射线也会损伤它穿过的健康组织。如何才能在不损伤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切除肿瘤?

在研究中,单独提出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会难住学生,但在指导他们考虑两者的相似之处以后,学生便能给出答案了。在寻找相似之处时,许多学生注意到:(1)两者都要把一大股力量对准一个目标;(2)把全部力量集中起来,通过一条路径抵达目标,却又不想产生任何副作用是不可能的;(3)小股力量可以抵达目标,但小股力量不足以解决问题。在分析出这些相似之处后,学生一般都能拿出一套策略,也就是将大股力量分解成小股,沿着不同的路径输送,汇聚到目标上,以致在不引爆地雷或不损伤健康组织的情况下摧毁目标。这样思考的好处在于,在弄明白了这种普遍的、基本的解决方案后,学生就可以解决很多涉及汇聚的问题了。

「I,重述知识」对比和类比学习,你会更优秀

规则学习者在学习案例的时候,不会停留在个案本身,会去探求案例背后的原因,形成相应的标准,为后面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

案例学习者,往往局限于所学习的个案中,当遇到新的不同案例时,不太有能力去处理。通过同时学习两个或以上的案例,可以促使案例学习者去发现不同问题背后的相同点,从而提高总结基本规则的能力。

「A1,激活经验」跟踪而不去预测市场

1、假设你要买同一支股票500股,你应当先买进100股, 假设市场往上涨就再买进100股 ,做为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之「探测部位」,依此渐次加码 。但每一次的加码价应该都要比上一笔「高」才对 。放空时亦同 。除非价格比前一笔交易低,否则切勿加码 。惟有依照这个原则做交易,胜算才能向你靠拢 。我所熟悉的其它交易原则都比不上这一点 。理由是,你所有的交易全部处于获利状态 。你的交易全都赚钱证明你是对的 。(来源:《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2、在一个像交易这样的失败者游戏中,我们在与大众相敌对的立场开始游戏,直到被证明正确以前,我们假定我们是错的(我们不假定我们是正确的,直到被证明错了)。

在市场证明我们的交易是正确的以前,已建立的仓位必须不断减少和清除(我们让市场去证明正确的仓位)。(来源:《华尔街幽灵》)

这两个案例中,提炼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市场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我们不能去预测市场,而应该去跟踪市场,让市场告诉我们答案。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